首页>明星 > 正文

环球观焦点:45周内地票房1.35亿,营业率不到6成,谁来拯救穷途末路的电影院

2022-11-16 17:14:19来源:腾讯网

娱乐有温度,我们来发挥。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娱热发挥者 电影票房预告片,今天我来发挥的是:穷途末路的电影院,谁来拯救?

坚持一下,即使《阿凡达2》等不到,也还可以等一下春节档。


(相关资料图)

“我又来拆电影院了,建的时候很爽,现在拆了,拆了更爽!”——摘自一位拆影院小伙说的话。

影院的银幕就像是农民伯伯的稻田,影院毁幕就是拆了自家营生,这划破的不仅是银幕,更是划在影院经营者的心上。

又有一家电影院倒闭了!

就在前不久,一家投资1400万元的影城,对外200万大甩卖,还有谈价的余地,现在这个时期谁有勇气“抄底”电影院呢?

营业率不到6成,上座率持续下降到6.2%

2009年至2019年,是中国电影最好的十年,从上世纪产出高票房的贺岁档,逐渐扩展成中国特有的三大档期:春节档、暑期档和国庆档。

中国电影人创作出很多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如战争片《长津湖》、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喜剧片《你好,李焕英》、动作片《战狼2》等。

内地票房也呈现井喷式爆发,2009年全年票房60亿,2019年达到了642亿,成为继北美票房后全球第二大票仓产出地。

银幕数量从2009年的4700多块,到2019年70000多块,十年期间倍增近15倍,电影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这块蛋糕让财团大佬垂涎三尺,大资金蜂拥而至,都想来分一杯羹。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电影院就会像某些城市的房价一样,泡沫太大,在没有经过市场洗礼,一场疫情让整个行业倒退几年。

统计到2020年11月,全年票房共拿到了280.73亿,算加上12月份,预计内地年度总票房落点会在300亿左右,而这个成绩只能和2014年的296亿相媲美。

太过饱和的电影院是扛不过疫情碾压的,一个四五线的小县城,短短几年突然涌现出4-5家影院,加上疫情和各项检查,更加速了影院倒闭热潮。

根据灯塔数据显示:11月14日,全国正在营业的影院数量是7269家,营业率不到6成,出了34万张票,产出了1345万票房,日上座率只有1.43%,全国大部分影院都处在门可罗雀的地步。

营业率不到6成,也就是说,超过4成以上的电影院处于关门状态,这些电影院要么暂时停业,要么直接宣布倒闭了。

有两项对比数据是影院倒闭的主演因素:

第一,年度上座率下滑。

从2019年之后,电影院的上座率开始逐年下滑,从2019年的10.9%,短短三年时间,下滑到现今的6.2%。

这6.2%的上座率绝大部分都是春节档提供的,暑期档和国庆档几乎灰灰湮灭,其余的普通上映日上座率均在2%左右。

第二,爆款电影越来越少。

今年暑期只爆了两部10亿以上的电影,一部是朱一龙的《人生大事》(17亿),另外一部是沈腾马丽的《独行月球》(31亿),而国庆档只有张译的《万里归途》(15.5亿)独挑大梁。

而2019年的暑期档呢?

有刘德华、古天乐的《扫毒2》13亿票房;黄晓明的《烈火英雄》17亿票房;饺子的《哪吒之魔童降世》50亿票房;还有引进片《蜘蛛侠:英雄远征》(14.1亿)和《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14.3亿)。

国庆档有《我和我的祖国》(31.7亿)、张涵予的《中国机长》(29.1亿)和吴京、张译的《攀登者》(11亿)。

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影院上座率和重磅电影缺席档期,是整体票房萎缩的主要原因。

45周内地票房1.35亿,中美票房对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同样2022年第45周,我们再用中美票房数据来说明一下。

45周内地票房报告:大盘总共拿到1.35亿,共有四部新片上榜,周一围的《扫黑行动》是作为头号种子电影来主战45周的,但票房反馈实在有些颓废。

《扫黑行动》首周末三揽下6316万,夺得单周票房冠军,与啡哥此前的1亿票房预测还相差近4000万,其后续票房走势也不被看好,没有多少观众会为这样的一部电影买单。

亚季军是《万里归途》和《哥,你好》,这都上映7-9周时间的电影还能排在榜单前三甲,说明市场缺少吸引观众的影片,其余三部新片体量均很小,不说也罢。

45周北美票房报告:大盘单周狂轰2.07亿美元,折合14.58亿人民币,北美单周票房是内地的十倍以上。

上周北美只有《黑豹2》这一部新片上映,而这部电影首周末三天更是斩获了1.8亿美元,约12.68亿人民币,灭掉内地单周所有票房的总和,只需要一部《黑豹2》就能解决了。

侧面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市场需要头部重磅大片,观众需要这样的电影,影院经营者需要这样的电影来点燃电影院。

可以说,现在的内地影市还处在至暗时刻,中国电影院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了。

电影院是电影产业链中的节点,节流解决不了问题

电影产业链和一部院线电影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中间总共包括5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立项及审批。

最基础的剧本模型,立项完毕送审总局批电影备案号,这样才有拍摄的资格。

第二个环节,制作及资本入驻。

剧本打磨,选角,搭景,开拍一直到后期制作完成,这统统需要大量的资本进驻。

一般来说,一部低成本院线电影的投资成本会在100-300万左右,如果有重磅明星加盟,其片酬会让预算成本水涨船高,重磅大片预算成本会高达几个亿,乃至十几亿的。如《黑亚当》预算成本1.95亿美元,约14亿人民币。

第三个环节,批龙标及发行。

成片送总局审核,批龙标,只有把龙标搞到手,才能进入发行环节。有能力的发行公司可以将电影发行至海外,比如说万达的很多电影都可以在北美公映,之前美国的AMC影院有万达的股份。

第四个环节,院线公映。

您就可以在电影院欣赏到这部影片了。

第五个环节,电影衍生。

一般是一个月的密钥公映窗口期,有的电影会延长到3个月,电影下映之后,会有流媒体平台购买其网络播放版权,大爆的电影还可以开发周边,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可以卖哪吒玩具、抱枕、贴片等。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发现,电影院是整个产业链中的某一个节点,算是一个终端,电影院和电影是达成了某种分账票房协议。

这样一来,电影院就显得非常被动,如果没有新片上映,或者全部都是一些中低成本的电影上映,会造成无人光顾的现状发现。

而电影院属于优质资产,对硬件的投资要求比较大,一个厅的造价约50-80万元不等,每个月巨额的房租支出,影院工作人员的工资支出,水电开支等。

如果长期分账票房不佳的话,经营者一般会采取裁员、降薪,缩减开销等常规节流手段来度过难关,短期可以解决问题,但长期会不堪负重。

这必须要从源头来解决问题,那就需要“开源”。

谁来拯救穷途末路的电影院?

中国电影最好的十年,并不是中国电影院最好的十年,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穷途末路的电影院,谁可以拯救?

第一,疫情问题。

近期上面出台了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这是鼓舞人心的,这是电影院赖以生存的根本问题之一。除了政策性关闭之外,如果能够坚持下去的,我想没有哪家影院会随便关门吧。

第二,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需要“开源”,引进海外商业电影。

别的不说,看看北美45周票房,一部《黑豹2》把所有观众都拉回到影院了,我们缺人吗?《长津湖》咱们的观影人次高达1.25亿。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好莱坞大片与内地观众无缘了,包括巨石强森的《黑亚当》,以及《黑豹2》,内地都没有任何引进消息。

就连万众期待的《阿凡达2》都迟迟没有定档,我们现在缺的是优秀的海外商业电影,只要《阿凡达2》内地定档了,啡哥预测该片内地总票房不会低于50亿。

是完全可以点燃内地院线的高质量电影。

第三,有序投放国产中档电影和提高电影质量。

所有的大片都集中在春节档上映,其余档期无人问津了,春节档可容纳4部大片,及2部动画类型片,有一些非头部大制作电影没有必要非得拥挤在春节档。

并不是给你春节档,你就能产出高票房的,2021年春节档,有7部电影上映,《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人潮汹涌》、《侍神令》和《刺杀小说家》,还有《熊出没·狂野大陆》和《新神榜:哪吒重生》。

后续两部动画电影除外,只有《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斩获了高票房,其余的票房表现均一般,《侍神令》更是沦为了炮灰。

像《人潮汹涌》和《侍神令》这种中等体量的电影完全没有必要放到春节档,可以有序投放到院线来,打个比如,如果刘德华的《人潮汹涌》,放到此时上映,票房是有10亿体量的。

有很多中档题材的电影,可以陆续定档了,不要怕没有人来看电影,只要电影质量好,就会有观众买单,因为好酒是不怕巷子深的。

口碑好,差档期也能造就高票房,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少年的你》就是个例子,当时的档期是10月25日,总票房拿到15.58亿;

还有,徐峥的《我不是药神》,非春节档上映,非头部重磅大片,完全靠口碑取胜,票房实实在在轰下了31亿;

朱一龙的《人生大事》全国总票房17亿,成为2022年一匹黑马,并助攻朱一龙拿到金鸡影帝,口碑票房双丰收。

综上所述,只有防疫策略的调整、海外商业大片引进、头部重磅大片定档,优秀的高质量电影才能拯救穷途末路的电影院。

现在行情不佳,到目前为止,2023年的春节档只有吴京、刘德华的《流浪地球2》定档了,希望今年的春节档不要太过拥挤,也希望春节档能让内地院线重拾信心。

最后再对影院经营者说一句:“坚持一下,春节档近在咫尺,只有坚持才能迎接曙光!”

标签: 哪吒之魔童降世 中国电影 阿凡达2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