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影评》:双视角解析电影中的阿尔兹海默病
2022-12-09 17:05:14来源:腾讯网
【资料图】
1905电影网专稿《人民日报》微博热搜词条“请不要美化阿尔茨海默病”曾一度引发热议,而《妈妈!》《哥,你好》《海的尽头是草原》等电影也都涉及到阿尔茨海默病,尤其以此为宣传点的《妈妈!》上映以后评价褒贬不一,也引起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有人称电影让人重新认识阿尔茨海默病,也有人认为电影是在美化这个疾病。
多部影片都以阿尔茨海默病作为题材,可能许多观众对这个疾病的认知也是来自于电影。而大家看到的是阿尔茨海默病真实的面貌吗?本期《今日影评》邀请了影评人闵思嘉与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神经认知分会委员、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何金婷教授,将通过两位的双视角,共同解析电影中的阿尔茨海默病。
在最近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影片中,《妈妈!》《哥,你好》《海的尽头是草原》都在不同程度提及了这个疾病。《哥,你好》中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戏剧的前提,推动主人公帮爸爸寻回记忆从而展开的穿越剧情;《海的尽头是草原》里主人公被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错认为女儿,也就是他的妹妹,从而让主人公踏上寻找妹妹之旅。而《妈妈!》是三部里面真正把阿尔茨海默病当作主题的,也是其中最受关注和争议最大的。
@闵思嘉:它(《妈妈!》)一方面把阿尔茨海默病作为一种宣传,然后去让大家关注。但是最后我们回到影片中发现,它也没有真正地切实地关注到这种群体在病痛当中所感受到的那种痛苦,甚至是监护人在监护自己患病的家属的时候,所经历的这种磨难。这种真正经历了阿尔茨海默病病症的群体,他们会觉得,可能这部电影写的不是我们自己,也没有关注到这个病症。这可能就是它带来争议的原因吧。
同样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也对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出现幻觉做了戏剧化的处理,影片主人公所处的空间和周遭的人物都会因为他的幻觉产生变化。通过表现这种幻觉对病人的记忆以及对自己认知的伤害,表现阿尔茨海默病造成的困扰和痛苦。电影里对这个疾病的表现是戏剧性的,真实生活中的病人到底是怎样的状态?
@何金婷:从电影院出来,我旁边一个女孩就跟她那个妈妈说,奚美娟演的不像是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她好像一个神经错乱的人。她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症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就是她以为阿尔茨海默症就像老年痴呆症的一部分,只是记忆力减退但很安静。但实际上阿尔茨海默症,记忆力减退只是它其中一部分表现。奚美娟老师展现出,正是阿尔茨海默症典型的临床表现,除了伴有记忆力减退,还伴有情绪和性格的改变,另外还有幻觉和精神症状。我们看《妈妈!》的这个电影,它整个细节的这呈现还是很美的。实际上我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遇到这种患者,他的这个生活的状态是很狼狈的。电影应该是把他们从生活中场景美化了一下,搬上了银幕,也给大家的感官可能会更好一点。
因阿尔茨海默病而受苦的不只有病人,还有病人的看护者和陪伴者,这个角色往往就是病人的家属。《妈妈!》里,看护者是冯济真的母亲。影片在这方面的描述可能是这部作品比较欠缺的地方,《妈妈!》里不管是看护的过程还是做决定的过程都比较诗意化,以至于让人觉得不够真实。我们可以从纪录片《人间世》看到更真实的例子:一位女性,她的丈夫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并发肺炎,她不得不替丈夫做出拔管还是继续上呼吸机治疗的决定;另外有一位男性,他的父亲也是罹患这个疾病,而自己的女儿面临高考,两边都需要照顾,用他自己的话形容,他是“两头烧的蜡烛”。这种真实的困境,是很难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
剧情片本身作为艺术化加工,其对疾病的痛苦表现力度固然不如真实纪录片来得震撼。对疾病的适当诗意化表现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一名创作者,这种疾病不应该单纯地作为我们的构思素材去消费它,而是应该被作为表现的主体,我们通过自己的艺术处理,去表达它与服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