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星 > 正文

时讯:《中国奇谭》里的中式志怪、中式叙事、中式美学

2023-01-11 23:09:18来源:腾讯网

文丨肖奕佳


(资料图片)

继《三体》评分滑铁卢后,又有一部国漫进入观众的视野。意料之外的是,它不仅B站播放量4天突破1000万,而且豆瓣评分高居9.5分。

《中国奇谭》,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原创网络动画短片合集。围绕乡土眷恋、科技幻想、生命母题和人性思考,讲述了八个志怪故事。

古典志怪

《中国奇谭》的英文译名是Yao-Chinese Folktales,意为中国的妖怪故事。该系列以妖为主线,分化出西游记妖怪、妖精、狼人、门神等多种具体形象。

妖,在中国古代的语境下通常由兽幻化而来,有妖、精、灵、怪等多种类别,最常见的如狐妖。与其他鬼怪不同,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情化”。如最为典型的《聊斋志异》中的狐妖,集妖性与人性于一体,鲁迅评价为“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鹊突,知复非人”,可见妖与人的渊源密切。

《中国奇谭》中很好地诠释了妖与人的传统内涵,正所谓“句句不提人,句句不离人”。

《小妖怪的夏天》借妖写人,英文直接译为Nobody,讲的是小人物的故事。在《西游记》的大框架下挖掘浪浪山的无名小妖们故事,同时又关照到现实生活的种种困境,带来共鸣与感动。

猪妖辛苦“发明”的羽毛箭,被熊教头以“你在教我做事”统统折断;被指派一晚上砍一千斤柴这种“天方夜谭的任务”;因为一身鬃毛被拿去刷锅掉了一层毛。从小猪妖的遭遇可以看到中层领导压榨、996等等充满现实色彩的议题,堪称浪浪山社畜日常。而猪妖回家看望妈妈,提到想离开浪浪山,妈妈一句“跟着大王好好干,早日修炼成精才是正事”,更是让很多人产生共鸣。

妖除了是人的象征物,也与人产生直接的交集。

第二集《鹅鹅鹅》写货郎闯入鹅山这个小世界,见闻山中人情,终于丢失了自我。妖直接与人互动;而货郎的态度,也从最初狐狸书生的恐惧,过渡到见连环吃人的惊诧,再到见到鹅女的动情,最终“走不出鹅山”。货郎的态度变化也是人进入妖世界后,从惊恐到融入的过程。

《中国奇谭》由妖阐发,讲述的是传统志怪故事。

前三集搭建了几种志怪世界观:《小妖怪的夏天》是架空的妖世界,从《西游记》的大故事背景中选择一个小世界进行深挖,是经典二创的形式。而“小世界”对应“小人物”,也自然地引出了这一集的主题。《鹅鹅鹅》是鹅山妖世界中的人,也可看作人情世界中的妖;它将人情寄寓妖怪的身上,并以怪异的行为呈现人情社会的“道理”。寓言化的同时,又不像西方寓言一般一事一理,而是通过大量的留白引出遐思。《林林》讲述的是人妖共生的世界,一方面人将狼群赶尽杀绝;一方面狼人想融入人群,而被视作异类。是两个物种正面的对决。

中国传统志怪故事有几种原型:人妖相恋、人妖相报、人妖相通、人妖相斗。

《小妖怪的夏天》中猪妖向唐僧一行人报信,又被悟空救下,看起来是人妖相报的故事;但说书人口中着重提到“唐僧是法师、悟空和八戒都是妖怪”,其实是把妖比作普通人。而乌鸦怪和猪妖砍不完柴想到的是“抢人”,是某种意义上的“基层互害”,因此是妖世界中的“神-妖-人”食物链。

《鹅鹅鹅》走人妖相恋的路线,这里的狐妖变的书生其实继承了古代常用的模式,即狐魅惑人,是欲望的象征。然而当书生吞下兔、兔吞下猪、猪又吞下鹅女,书生究竟是祸害了货郎还是救了货郎,又变得暧昧不明起来。好像是到头来一切成“空”;又好像是有意告诫货郎当断则断,不要被欲望牵引后悔莫及。

中式叙事

观察《中国奇谭》的叙事结构,会发现整体的情节推进也非常具有中式传统。

中国古典小说的读者通常是市民,通过说书的方式听取一个个志怪故事。在这样的场景下,说书人和故事不变,而听者是流动的;因此说书人为了留住观众往往将情节讲得更加精彩,且频繁互动、穿插评点。具体的讲故事传统如一波三折、春秋笔法、草蛇灰线。

《鹅鹅鹅》中的字幕,不是作为对白,而是以画外音的形式,且通篇第一人称;如“这是鹅山,你失踪的地方”。这样的处理实则恰似说书人的“引子”与补充信息,起到提点、衔接作用,与其“出入故事内外”的职能相对照。第一人称字幕的视角被称为“沉浸式恐怖片”,也是真正进入故事的凭借。

草蛇灰线是古典小说的传统技法。以蛇行草中,可见其行迹,灰线留于纸上,可辨其脉络,来喻指某一事物在作者行文中经常被提及,初看似是偶然,细看下去,却有一丝脉络可寻。不同于简单的照应,草蛇灰线需要细细推敲之后才能辨别出隐藏的联系。《鹅鹅鹅》的大量留白,也提供了不少视觉语言、文字语言上的伏笔之处。如片首“这是你失踪的地方”引出片末货郎心乱、走不出鹅山;送两只鹅,标题却有三只鹅,剩下的一只指的是鹅女还是货郎自己,都交给读者品味。

此外,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式叙事非常注重事、情、理的统一。西方叙事下,理性与超验、现实与梦境、唯物论与神秘主义这几组矛盾,通常构成情节的对抗冲突;而东方叙事注重伦理考验,忠、义、礼、信往往与现实社会产生纠葛,为主角带来内心的拷问。

《小妖怪的夏天》是情义的故事。猪妖救了唐僧,悟空救了猪妖。唐僧、悟空一行人的童年英雄形象也得到保留,遵循的是善行终有回报的朴素伦理。《鹅鹅鹅》讲述的是情爱的故事。鹅山中“吃掉心上人”的传统,实际上暗指爱情中的支配关系;一个个心上人成为了赤裸裸的“食物链”。货郎面对鹅女出山的请求,担心的不是鹅女吃人或其他现实利益,而是“鹅再有鹅”,即鹅女的背叛。《林林》中的配乐暗中交代全片的细节,“林下含芝,授汝长生”交代林林变人的原因,而“不见来路,胡不归去”是对于人狼关系的提示与升华。

意趣也成为《中国奇谭》重要的点睛之笔。《鹅鹅鹅》中鹅女的耳环化作鸟群飞向空山,“鸟”飞走了,货郎的“鹅”只剩下了“我”。而货郎心里有了牵挂,再也走不出鹅山了。《林林》最后的镜头也如此。人与狼隔岸对望,守护一条跨不过的界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意境也自然生成。

中式美学

中式美学是《中国奇谭》在网络上最受称道的地方。水墨画、剪纸、课本怀旧风,都带来了一股“文艺复兴”热潮,将观众迅速带回《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年代。

《鹅鹅鹅》的水墨画+工笔素描、竖排字幕、默片形式,在致敬传统动画的同时,结合了较为典型的传统文化元素。《林林》中给观众留下深刻记忆的配乐,“白山黑水,濯我红心。林下含芝,授汝长生。不见来路,胡不归去。”诗经风的歌词、空灵的嗓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记忆点。

画面上,不少地方有典型的中式志怪画的手法。魏晋时期,对于“怪力乱神”题材的艺术创造,其背后体现的正是自由意志的觉醒和审美意识的解放。因此志怪画中对奇境的渲染,通常具有较高的美学觉知。

同时,中国画的写意传统,也体现出东方想象力。如以夸张变形等技法写意写神、以象征指代丰富的内涵等等。《小妖怪的夏天》中猪妖被狼大人追杀,狼大人的变身过程不是华丽的动作片,而隐成笔墨的纵横。《鹅鹅鹅》中的“优雅的恐怖”也被网友们赞誉:吃人画面却没有任何血腥性,而是以“头变大”“吞咽”等写意的动作呈现整个过程;货郎醉酒后状态——在水纹上遨游,也是中式笔法的特别体现。

此外,《鹅鹅鹅》还特别体现出中式奇诡的画风。中式恐怖通常结合传统民俗、中式语境,如狐妖的文学传统、“货郎”这一市井色彩浓厚的身份。“吃人”在中式恐怖中占据的一席之地,也与“吃”在民俗中占据的传统地位有关。

承接中式美学与传统文化,借妖之口讲述人情故事,或许正是《中国奇谭》的出圈之处。不过,仅凭一部《中国奇谭》就盛赞中国动画崛起,说服力还是不够充分。期待国漫拾光而上,继续演绎中国故事,打造有功力、有温度的品牌动画。

镜象娱乐(ID:jingxiangyuler)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署名,违者必究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