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星 > 正文

【天天速看料】女性观众又嗨又戳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视效震撼,还有感动

2023-01-24 09:57:11来源:腾讯网

《流浪地球2》上映2天,第一波口碑已经爆棚。截止到发稿时间,票房8.35亿,为春节档目前的票房第一位。

后续相信会随着口碑的发酵,继续保持住这个好成绩!曾经的小破球终于出息了,现在它是大大大球啦。


(资料图)

从第一波的反馈来看,大家提到最多的关键词是“震撼”。

没错,第二部的科幻画面有了更多的突破,太空电梯的模样首次出现在观众眼前,看《三体》时无法想象的高科技场景,在电影中有了具象。

更惊艳的是一镜到底的呈现手法,观众仿佛自己也乘坐在其中一个轿厢中急速升空,这种感觉不要太爽了(配合巨幕食用效果更佳)。

潮汐淹没了城市地标建筑,悉尼歌剧院在水底,自由女神像被陨石砸中……人类看不到月亮,也很难见到飞鸟,一边是满目疮痍地表,一边是尖端科技汇聚的基地。

各种后现代的武器装备、功能机器人等等,在视觉上极大满足了科幻迷,又因为片中背景时间离我们并不远,让人十分有代入感,仿佛这些就是未来会发生的事情。

在镜头方面,《流浪地球2》不负众望,比第一部加入了更多的硬核科幻,细节拉满,仅凭此项就可以获得高分评价。

通常科幻类型的电影,男性观众会比较多。

那么在女性观众的视角中,《流浪地球2》的观感如何呢?

我是女性,我来答。

科幻是硬件,情感是灵魂

科幻电影大多用故事去讲人,《流浪地球2》则是用人来讲故事。贯穿全片的情感线,就像是给它赋予了灵魂,令整个故事变得更加丰满动人。

如果拿科幻电影比作一个AI机器人,它设计得有多精密,功能有多强大,也只是冷冰冰的机器而已,能让他发挥最大功效的,是AI程序。

没有AI程序的机器人是无功效的,没有人性光辉的科幻片,是冰冷的。

就如上面观众所说的一样,感情线的加入让这部片的风评不断,但也恰恰是这几条感情线,使之有了温度和维度。

2条情感线的解读

刘培强和家人

在《流浪地球》第一部里,刘启表现得十分抗拒爸爸刘培强,从全家福抠掉爸爸的头像就可看出来,这恨意有多深。

第二部里,完美揭开了前作的悬念。

吴京饰演的刘培强,曾经也是一个经常超速被师傅骂“开慢点”的愣头青,成了父亲之后,他变得稳重了,带着老婆开飞机去已成废城的上海,还被老婆催促“开快点”。

为了给儿子争取到进入地下城的名额,他参加了飞行员面试,被触及到底线时忍不住发火,可又马上妥协。

关于地下城名额,“莫斯”系统给了他一个最优解。

然而无论哪种解决方式,他都会撕心裂肺。

而且把这样的问题抛给他在现场做出解答,谁能不崩溃?

理智上我们当然会选择莫斯的答案。情感上,谁能接受与自己相濡以沫的爱人,在难以生存的地表带着病痛孤独死去。

他的痛苦抉择,是这个末日场景下的一个小小缩影,地下城只能容纳一半的人口,可以想象,有多少个家庭会面临这种生死离别……

起初,他做飞行员的初衷是:“我只想让我的家人活下去

后来,他想让人类都活下去,哪怕儿子再也见不到他

为家庭而战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为人类而战的集体英雄主义——格局的升华在刘培强这个人物上有了厚重体现。

图恒宇和女儿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刘德华扮演的图恒宇,在片中是有两种状态的,一种是年轻时的他,一种是“现在”的他。

图恒宇是研究数字技术的工程师,数字技术同样也运用在了演员身上,完美重现了刘德华二三十岁的模样(吴京也是如此)。

图恒宇这条线,是片中最有科幻味道的。

是拿着通行证进入地下城避难,从此与女儿切断“联系”,还是“陪伴”女儿,坐视人类被毁灭,只剩下数字世界。

马兆给出了解答: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片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大意):我可不想死了之后,意识放到机器狗上被人使唤。

图恒宇潜心研究的数字世界,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反转结局。

通过他和女儿的亲情纠葛,引出“数字生命和人类文明”的思考——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尤其是对科幻设定不太了解的观影人群,十分通俗易懂,并且有代入感。

有深度也有温度的科幻大片

女性天生情感就比较细腻,对于科幻片除了视觉上看得爽快之外,更容易共情到具体的人物和细节上,比如韩朵朵自拍后迫不及待的要修图掩盖病容,师傅喜欢用两根手指戳刘培强的额头……

这些小细节,品一品都是泪点。

《流浪地球2》不仅仅只有硬科幻的震撼,还有血肉丰富的情感贯穿全片,若无这些情感线的铺垫和穿插,“50岁以上的,出列”这句台词,恐怕都没有现在这么激荡人心。

把希望交给更年轻的人去传承,把火种留到下一代,从家庭观念到集体主义价值观,每个人物都在成长和升华。

“人类的勇气可以跨越时间,跨越历史和未来”

《流浪地球2》的科幻感,有深度,也有温度。这就是我,作为女性观众视角下的观点。

标签: 流浪地球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