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讯息:46岁马伊琍演26岁小姑娘,为何戏骨阿姨们在装嫩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2023-04-13 16:04:29来源:腾讯网
继54岁蒋雯丽在《转角之恋》中和明道大谈令人脚趾抓地的叔奶恋之后,46岁的马伊琍也不甘示弱,在将于本周六上档央八的《龙城》里饰演二十多岁的郑东霓,消息一出,书粉们的心碎了一大片……
打开豆瓣评论,几乎满屏都是对这一选角大写加粗的拒绝,大伙儿仰天长啸——“为什么是马伊琍?”
(相关资料图)
这个假发会不会太厚重了一些
我总结了,究其原因,主要两个:
第一,马小姐的整体形象气质与角色不是很契合。
网友提名的心中最佳有张雨绮、倪妮、宋佳,全都是傲娇凌冽而不失美艳的类型,眼里充满了野心,浑身上下散发着征战四方的攻击性。
而马伊琍给人的一贯印象是含蓄温婉淡雅,有自己的倔强但不太张扬,面相上相比于网友提名的那几位多了几分苦涩的味道,因此《爱情神话》中操着吴侬软语、嗲柔感性又不失成熟韵味的李小姐由她扮演就很出彩。
如果马伊琍是淡系、内敛和如水的,郑东霓给人的印象则恰好处于对立面——浓烈、外放、如火,书迷不买账,也就在所难免了。
第二,年龄的不匹配,青春剧变中年剧。
如果说形象上的出入尚能靠演技弥补,年龄所导致的样貌和外在状态的差异可不是靠化妆和滤镜便可覆盖的,况且,滤镜八层厚必然导致面目模糊,最终也将影响剧集整体的呈现效果。
皮肤松弛,眼角有纹,你跟我说她二十岁……这让盯着高清液晶屏的观众朋友们如何信服?
电视剧为何成了她们的“少女梦工厂”
看起来是极为荒谬的事情,但细数近些年的影视作品,年龄不匹配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
章子怡在《上阳赋》里演少女就曾引起舆论哗然一片。章影后从大荧幕转向小荧幕的首次试水选择了彼时火热的古装大女主题材,热度、演技全都有,却未迎来期待中的好评,为啥?“全员装嫩”堪称主因。
一帮中年人假装青涩与俏皮,他们也许演得很过瘾,但观众看得,那叫一个心情复杂——“这是,古偶主题的中年团建趴?”
还有刘涛,在《星辰大海》里从扎着双马尾的十七八岁打工妹演起,和同样年过四旬的林峰谱写“霸道总裁爱上我”的中年虐恋。
这柔光属实开得有点大
以及周迅。几年前周迅出演《如懿传》,一上来就是不谙世事的娇俏少女,演技虽好,但深深的法令纹、不再紧致的皮肤没少惹来挑剔的目光,毕竟,她是陪伴一代人长大的灵动周公子啊,跟同龄人相比或许已算状态极佳,但谁让年轻时的她珠玉在前呢?
二十五岁演的小太平犹在我们记忆里鲜活着,抬头一看,如今的她竟顶着四十岁脸演少女……两厢对比,观众难免有落差、难免会唏嘘。
当然,还有一些选手带来的就不止是唏嘘了,已然是惊吓。典型代表——《情深缘起》里的刘嘉玲阿姨。
光听剧名你可能不熟,但它所改编的原著指定是耳熟能详——张爱玲小说《半生缘》。小说女主角为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一对身世浮沉的姐妹花,姐姐叫曼璐,妹妹叫曼贞,曼璐风情,曼贞素雅。翻看以往的改编,最著名的莫过于梅艳芳吴倩莲的电影版和蒋勤勤林心如的剧版,光看剧照就十分惊艳,那些旧时影像堪称她们年轻时盛世美颜的记录标本。
但在这部《情深缘起》中,扮演曼路的正是彼时年过五旬的嘉玲姐,和三十多岁出头的蒋欣做起了姐妹。年轻时的她自然是合适的,风情万种,摇曳生姿,但到了那个阶段,演妈会不会更合适一些?
与之离谱程度不相上下的还有刘晓庆阿姨,已经到了当奶奶的年纪,却偏要演少女,在古装剧里被年轻的男演员叫“丫头”。。。
至此,你以为阿姨奶奶齐装嫩就是离谱之巅峰了吗?
不!仅仅三四十的熟女已经要给半大的小伙子当老妈,而且演小伙子的男演员搞不好比自己还要大几岁!
比如《大秦赋》中的朱珠,84年的漂亮姐姐,竟然给80年的张鲁一当母后。不是,在公元前的年代里,女人就可以保养得这么好了么?这都用的啥护肤品呀?
再比如,今年上档的《夏花》,言承旭出走半生,归来仍是以谈情说爱为“主业”的男主角,同龄的黄奕却已经演起了男主角的丈母娘。
真是不总结不知道,捋起来直皱眉,怎么就不能让中年及以上的女演员演一些跟自己年龄相配的角色、顺便留给年轻花花们多一点机会呢?
我也似乎能明白为什么大S可着汪小菲“薅羊毛”了,淡出多年重回影坛,要么装嫩要么给王大陆演妈,没有C选项,怎么选都是尴尬。更何况,就算她想装嫩,也未必排得上号。
说到底还是“掐尖儿”
我们再重新细数一遍这些年陆陆续续演年轻女孩的女演员——周迅、章子怡、刘涛、刘嘉玲、马伊琍、蒋雯丽……不难发现,她们都具备以下特点:
1、年轻时都是数一数二的大青衣,颜值、演技兼而有之;
2、中年以后,仍相对活跃,话题度和国民度高的作品至少占其一。
3、保养得宜,看上去不再年轻,但也不老。
总而言之,就是从人气到能力都居于第一梯队,而且一直演女主、观众也习惯了看她们演女主的一帮人。
这样的人能有多少呢?当然只能是金字塔的尖儿了。
相对于流量小生小花入侵影视界,这代表着市场更为苛刻的要求:一方面,观众苦流量久矣,缺乏扎实专业基础的小年轻过来担任重要角色无法保证作品质量,所以要考虑用有演技的人;另一方面,流量也不能完全没有啊,不然拍再好,又有谁看呢?
所以市场也一直在寻求平衡之法,戏骨+顶流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模式,就好像《无名》里的梁朝伟+王一博。但这未必能覆盖粉丝之外年龄偏大的更广泛群体,咱加上近年顶流不争气、动不动塌房踩红线,“将流量与实力”合二为一也成了一种常见玩法。
说白了,甭管你是姐姐、阿姨还是奶奶,甭管你是影后还是视后,在市场和资本眼里,综合这些特质的你只不过是更为有效的通行证,或者,更好用的一种流量类型。既然被选中,那你就是一块好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是否百分百匹配是其次,关键是咱先把这张代表演技和国民度的脸刷了,流量密码掌握了,不合适也能变合适。
嘉玲明明是妥妥的后妈风啊
当然,市场有自发性,肥肉永远会惹人争抢,好的电影剧本不是年年有,影后们也乐得“下凡”分一杯羹,挣钱嘛,对吧?
但话说回来,符合以上条件的女演员确实少之又少,不是每个女演员都有在戏里重温少女梦的资格。
像刘琳,红得比较晚,而且是凭配角逐渐打开的知名度,长相也不幼态不美艳,而是颇有姨感——朴实而慈祥,于是便只能给小自己两岁的马伊琍演三婶;
像黄奕,早年也是家喻户晓的当红花旦,有《上错花轿嫁对郎》《新女驸马》《还珠格格第三部》等代表作,但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耽误了几年,后续发展乏力,这两年在综艺中频频刷脸才续上了人气,像她这种前后衔接没做好、也没重量级奖项加持的女演员,重出江湖几乎就只有演妈的份儿了。
所以看上去很荒谬的一个“影视圈怪现状”,其背后藏着一个残酷的真相——“装嫩”的女演员是市场掐尖儿的结果。看似是中年女演员的春天到了,其实仍然是流量先行、数据为王,我们看到的“不可思议”正是市场精心计算的“最优解”。
为啥偏要让看起来明明很年轻的朱珠演张鲁一的妈?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来,这个角色叫赵姬,在剧中有一些风流事,走的也是风情万种路线,而朱珠恰好是近年在这个类型上最为深人人心的女演员;二来,考虑到观众也喜欢看年轻美女,于是朱珠就成为了不二之选,就是一个精准定位、而后反复榨干再换下一个的过程。
在此期间,创造力是其次,被列于首位的动作是“迎合”。迎合大多数的多种需求,所以选取一个“不伦不类”的公约数;迎合时代的媚青之风,所以将“装嫩”视为对演员的最高待遇。
如若这种模式和风气继续愈演愈烈,“三败俱伤”也将愈发严重:演员不能被合理配置,自身潜力无法得到最大化开发;年轻的新演员上升通道被阻断,难有出头之日,除非她们愿意给自己搞事儿(有背景的算我没说);怪现象很赶客,被雷了一次又一次的观众终将弃剧而去。
男演员其实也难逃市场的裹挟,只是由于男性在年龄和外貌上受到的凝视没有那么严苛,所以即便要演十几二十几的大小伙子(张鲁一演十几岁的嬴政)或者在戏里和年轻女演员谈恋爱(和李一桐谈恋爱的陈建斌),也不必刻意装嫩,干脆糙着上,反正尴尬的是观众。
小结
可能是老了吧,每当看到当下的乌烟瘴气,就会忍不住地忆当年:
不论是《还珠格格》主角团,还是上面提到的《上错花轿嫁对郎》,抑或赵宝刚的《永不瞑目》《像雾像雨又像风》《玉观音》等,拍的是年轻人的剧,用的也都是能掐出水儿的年轻演员,在此之前,那些后来的花旦小生几乎查无此人,是因为剧得到了认可,观众才记住了这些人。
可见那个时候,是剧捧角儿,而不是角儿捧剧;是作品为大,而不是流量为先。
在那样的土壤下,新人和好作品层出不穷,天赋不佳者也能凭着真正的合适而大放异彩,老戏骨也能在适合他们的作品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无须在明显不配的地方,一边享受着顶流的待遇,一边消耗着自己的灵气和观众的耐心。
最后提个建议,以后再上成长型女主的戏,咱不行最开始换个真少女的小演员?
当年《康熙王朝》,让陈道明演少年,该有多灾难
作者:包法利小姐
关注我,在娱乐世界读人心、解风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