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星 > 正文

何赛飞抨击戏曲行业现状,年轻人真的不爱戏曲吗?|环球观点

2023-05-22 17:09:25来源:腾讯网

还记得演员何赛飞吗?

张艺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梅珊,《大宅门》里敢爱敢恨的杨九红,《孝庄秘史》里的“白月光”海兰珠,集演技与口碑于一身的老戏骨。

近日,她抨击戏曲行业现状的言论受到关注。


【资料图】

何赛飞在一档戏曲节目中当评委时遇到晋剧演员张军波,对方一出《清风亭》表演收获全场观众喝彩,扎实的戏曲功底与优秀舞台表现力相当出挑。

但舞台靠表演感染观众的张军波,在当下的戏曲之路并不顺畅,他进入剧团五年仍未转正,每月只能领1500元工资,不得不做各种兼职养家。

主持人对张军波目前的处境非常心疼,现场呼吁行业能重视年轻演员:

我们老说戏曲的未来在青年,光喊口号有什么用?我们需要有人,年轻演员有出路,戏曲才会有出路。

这番话引起评委何赛飞的共鸣。

每次遇到这种现象,总是有人用“为中国戏曲坚守”赞扬那些生活拮据却努力坚持的戏曲演员,给他们戴一顶高帽子,却不真正去改变他们困难的处境。

这些演员愿意为热爱而坚守很动人,但振兴戏曲文化不是喊口号,如果热爱戏曲并为之付出的人都得不到基础生存保障,我们的支持又要给谁?

除了优秀戏曲演员不受重视的问题,何赛飞还提到戏曲行业的一个现象。

行业往往花高价制作的剧目,但拿完奖后作品便被封到“仓库”,老百姓看不到,复兴传统文化,传承戏曲艺术,可(需要投入传承的)钱都去哪儿呢?

简而言之,国家扶植戏曲文化的投入,并没有被执行者真正花到刀刃上。

戏曲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关键要有作品

培养优秀的新人要花钱,制作优秀的作品要花钱,但身在戏曲行业的何赛飞看到钱花在了为奖项而去的作品,却没看到花在作品传播与培养优秀演员身上。

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问题,这种形式大于实际的情况却经常能让全行业感到熟悉,再加上戏曲行业现状大众有目共睹,何赛飞的发声引发大量网友支持。

如果不是因为真正热爱,早就已经功成名就的何赛飞,不会冒着得罪同行的风险批判行业弊端,为戏曲发声,为行业的未来发声。

如果不是真正热爱,靠演电视剧电影爆红的她,更不会几十年如一日为这个她曾经连戏都排不到的行业奔走,真心希望戏曲行业能重新振兴。

但对于何赛飞的控诉,也有网友给出了不同的声音。

有人将问题导向流量,将戏曲没落与娱乐圈流量当道挂钩,客观来说,市场流量为王的导向的确需要批判,但流量与这一次何赛飞想抨击的问题,其实是两码事。

何赛飞批判的是戏曲行业本身问题,与流量无关,跟影视圈更无关,纯粹是戏曲行业应该解决的自身发展导向,流量,反而是戏曲行业改善后下一步才会遇到的问题。

将问题引向“流量”,不管网友是好心还是情绪发泄,都很容易将原本清晰的问题变为粉丝混战,反而违背了何赛飞老师发声的初衷,对问题的探讨其实并不利。

另一种声音则是认为“年轻人不爱看戏曲”。

相对来说,这个论点更具讨论意义。

关于“年轻人就是不爱看戏曲”、“市场决定了戏曲演员们的生存空间”、“没有观众再怎么喊复兴也没用”、“你们说传承戏曲怎么自己不去看啊”这类言论。

每一次有人提出振兴传统戏曲时,几乎都能看到,即使是国粹京剧,也有大量人认为它的没落是因为“过时”了、“不适应新时代了”、“被淘汰是自然规律”了。

个人不是戏曲专家,甚至不是资深戏迷,没办法像何赛飞老师一样根据行业内里现状来分析问题,纯粹想以普通观众角度来讨论“年轻人不爱看戏曲”这一问题。

首先想反问一句,当下环境给年轻人欣赏戏曲的机会有多少?

何赛飞话题评论区里除了有大量认为“年轻人不爱看戏曲”的声音,也有因为偶然机会接触到戏曲而为之改观的声音,大家的震惊很相似。

原本以为……没想到这么精彩。

既然有大量年轻人接触后被戏曲的魅力征服,为何这一文化没有迅速复兴起来?与大众与戏曲艺术的接触面越来越窄,存在很大关系。

仔细回顾一下这些年的文艺市场,你会发现除了知道各地戏团动态的戏曲铁粉,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戏曲的机会并不多,接触新创戏曲的机会更少。

即使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及各大文艺表演节目里,戏曲也多以固定的几个经典段落精选为主,导致普通年轻人对戏曲的印象,往往是“停留在过去”。

即使如此,戏曲也经常能以“老”胜新,全国人民都会关注的晚会便是典型,每年让普通观众点评节目时,经典戏曲片段节选也经常能胜出。

显然,大部分对戏曲有印象的年轻人并没有否定经典戏曲的魅力,但观众会因看不出“新意”看不到更新颖的作品而对戏曲保留“过去”印象。

长期下去,便失去持续欣赏、探索的热情,当探索戏曲艺术的观众越来越少时,新的问题又涌现了:熏陶年轻人欣赏戏曲的氛围渐渐被淡化

有不少人将“年轻人不爱戏曲”总结为“戏曲艺术欣赏门槛较高”,繁忙的当代青年人没办法沉静下来欣赏传统文化艺术,更爱快餐文化。

真的是这样吗?

客观来说,快餐文化有其快速传播的魅力,可能会扭转观众的生活习惯,但传统文化的“欣赏门槛高”这种观念的产生,更多却是推广与市场氛围导致。

一个简单的例子,部分8090后的小伙伴,相信对城镇每年集会大戏有一定印象,在很多8090后的童年,尤其是农村孩子的童年,过年听戏是很幸福的回忆。

长大后读到鲁迅的《社戏》,文中小伙伴们的快乐几乎与我的真实经历一致。

那时候,在“听大戏”的快乐中小伙伴中诞生了不少“伪戏迷”。

为什么说是“伪戏迷”呢?因为小朋友不太能听懂演员的唱词,一开始主要冲是武生打戏热闹去的,故事内容经常要靠老人“翻译”才能懂。

那时候大家对戏曲的热爱并没有水份,很多小戏曲演员都是从这时候诞生时,小朋友尚能通过凑热闹爱上戏曲,年轻人想要欣赏,还能被“门槛”绊倒?

因为何赛飞的点评,七话专门去看了张军波的《清风亭》表演片段,一开始还担心听不懂晋剧,结果,8分钟唱段一口气看完,不仅看懂了,情绪还被带进去了。

门槛高吗?高的不是门槛,而是观众与戏曲之间互通的那坐“高台”

影响年轻人欣赏戏曲的关键因素,从来都不是“门槛”而是文化氛围,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作品,是真正落足于市场,以为观众服务为目的的振兴。

而不是拍个为奖项服务的作品,再把它束之高阁。

投入到戏曲艺术资金出来的作品,老百姓看不到,市场推不出,老百姓看不到,市场不去探索,观众接受戏曲的机会,欣赏戏曲的氛围,又如何存在?

死循环就这么来了,待下一次再有人为传承戏曲呐喊时,理由都找好了:不是我们不去传承戏曲,是当下年轻人已经不爱看戏了啊。

年轻人表示:我们真的不想背这个锅。

何赛飞怒批行业花钱投入的作品“老百姓看不到”,亦是想表达戏曲行业的没落与观众无关,根源出在了制作导向,出在了与传承背道而驰的业内创作生态。

当然,不可否认,在当下多元娱乐文化的冲击下,想要再让戏曲重回巅峰很难,但如果戏曲行业一直远离市场,又怎么知道受众到底有多大突破空间呢?

倒退10年,汉服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过时”的东西,因为人们的固有印象将它视为“古装”、“古人穿的”、“不适合现代生活”、“汉服太挑人”,可如今呢?

当行业开始挖掘多样化的汉服产品,而不是用华而不实的戏服代替汉服,当行业开始研究正确的汉服设计,原本市场以为的“小众”,如今成了大众。

戏曲的复兴,亦可以如此。

将戏曲欣赏氛围拾起来,用充足优秀作品打开市场,用长远的眼光为这个行业培养输出新人,戏曲文化的传统与复兴才能真正出成效。

否则,一切都会成为华而不实的“口号”,只有口号没有实际的传承,只会让这项传统文化,会成为“高高在上”的文化标签,而不是深入群众的艺术。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