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星 > 正文

国产真人秀,为什么越来越难看?

2023-07-04 13:17:20来源:腾讯网

国产真人秀,为什么越来越难看?

流量热度>内容立意>真情实感,这是国内真人秀遵循的普遍范式。可过度追求流量,也终将被流量所反噬——国产真人秀,不正被流量逼入死角?


(相关资料图)

作者|夏尔\编辑|孤鸽

国产真人秀式微,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曾创下高口碑、高收视的经典节目,近些年全都走上了下坡路,几近“苟延残喘”。只今年一年,你就能看到《极限挑战9》《奔跑吧7》《向往的生活7》《密室大逃脱5》……但真正能让观众眼前一亮的,却是屈指可数。

称得上“爆款”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上一部现象级的爆款,恐怕还要追溯到三年前问世的《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

与之相对应的,是真人秀的时长越来越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期节目要分上下集,有的一期节目的总时长达到3小时。以往,观众是找真人秀来下饭,现在倒好,发现饭吃完了,节目连正题都还没开始!

而且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国内真人秀目前出现了一个吊诡的现象:一方面,是节目数量供不应求,题材、类型极其丰富,一年动辄有上百部新节目上线;另一方面,是大部分新节目在市场掀不起一点水花,迅速归于沉寂。

《向往的生活》第六季创下该系列的口碑最低

有人可能会纳闷,综艺和真人秀有什么区别?

其实,对照国内现状来说,它们之间的界限已经非常模糊,几乎可以画上等号。因为,当下大部分综艺本质上就是真人秀,延续了真人秀的核心架构——关系。简言之,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更抽象的,人与自己的关系。

所以,当我们聊起真人秀的创作困境时,我们聊的同样也是国综所面临的普遍困境。

创意缺失,观众新鲜感透支

“国产真人秀,从抄袭开始”,这是国产真人秀留给很多人的印象。

2010年,东方卫视花200多万元从英国买来版权,制作并播出了《中国达人秀》。节目一经播出,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全国引发关注,成为“海外版权中国化”的成功典范,让国内各大卫视窥见了新的可能。

《中国达人秀》舞台表演

自那以后,国内节目纷纷向海外取经,或购买版权、或借鉴、或模范、或抄袭,不一而足。几乎从每档爆款节目身上,我们都能看到海外真人秀的影子。比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借鉴了英国的《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购买了韩国综艺《Running Man》的版权,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购买了《荷兰好声音》的版权……从此,国产综艺进入了以“引进”和“搬运”为主的创作时代,节目形式变丰富了,但几乎无原创可言。

这种创作模式,到近几年更有愈演愈烈之势。说一句“泛滥成灾”,绝对不为过。据统计,仅韩国真人秀,就被我们“借鉴”了57档。几乎每一档耳熟能详的国产真人秀,都能对号入座,找到与之相对应的韩国节目:《中餐厅》对应《尹食堂》,《向往的生活》对应《三时三餐》,《亲爱的客栈》对应《孝利的民宿》,《花儿与少年》对应《花样系列》……

被“借鉴”的最多的罗英石,以一己之力,几乎养活了整个中国综艺界。面对此情此情,大洋彼岸的罗英石终于坐不住了,他好心规劝中国创作者:我的节目版权并不贵,可以的话希望购买版权,我们会提供摄影指导及售后,照抄的话不仅很累,失败的例子也有很多。

韩国导演罗英石

借鉴一时爽,原创火葬场。彼时,我们尚未意识到,这种行为将会给我们的原创力带来怎样的打击,令其退化至何种境地。直到时间来到当下,我们才赫然觉醒:我们压根做不出属于自己的原创爆款,因为我们的爆款都是“偷”来的。

靠着过往经验,国内真人秀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爆款公式:国外爆款+流量明星+吸睛话题。但这套公式的大前提,是一定要有国外爆款做支撑,否则就失却了创作的主心骨。可人们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海外的爆款资源是有限的”,总会有被“抄”光的一天。

一档成功的节目,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研发与试错。而国内的真人秀,直接跳过这个阶段,嵌套现成的成功模板,打造出了一档档爆款。这意味着,我国真人秀的繁荣,其实是一种虚假的繁荣,是一种冒进式的增长。它和欧美日韩真人秀的自然增长有很大的不同。

另一方面,看惯了众多真人秀节目后,观众的审美阈值也随之提升,必须有更新鲜的创意、更劲爆的内容,才能持续吸引观众。

结果,两相结合,国内真人秀的创作困境便浮出了水面。追根究底,其实就是一个落差的问题:“抄”惯了的创作者越来越露怯,再加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其原创力便越发捉襟见肘;而看惯了爆款的观众,品味有了明显的提高,会带着挑剔的眼光看待新推出的作品,对同质化严重、缺乏新鲜感的作品不屑一顾。

情不真,义也不切

原创不够,真心来凑,这总行吧。毕竟,真人秀的核心要义不在“秀”而在“真”。真诚,永远都是最大的必杀技。

但恼人的是,国内真人秀似乎并不愿意在真心、真意、真情实感上下功夫,走的是策划加控场的套路,编导和嘉宾互相配合演戏。于是,这才有了国产真人秀“渴活人久矣”的说法。

真人秀是有台本的,这早就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参加真人秀的明星,都只是“照本宣科”。不仅如此,有时遇上恶意剪辑,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舆论声讨,比如当年《演员的诞生》把袁立剪成“精神病”,结果就碰上了硬茬儿,被袁立下场手撕,曝光了一系列的节目黑幕。

袁立发微博手撕节目组

当下,国产真人秀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年轻人,年轻人最在意的是什么?是娱乐性背后的真实感。他们厌倦了伪装,厌倦了虚假的客套,喜欢看到明星身上的真性情。这也是为什么,在真人秀的短评区,“太假了”会成为高频词,成为观众对一档国产真人秀的核心评价。

一档真人秀能否出圈,主要取决于嘉宾在节目中的表现。明星们在游戏中表现出的惊吓与出糗、勇敢与拼命,在情感沟通上表现出的怯懦与直率、犹疑与温暖,都是真实感的绝佳体现。比如,真人秀《密室大逃脱》之所以青睐惊悚元素,就是因为惊悚元素能够试探出明星骨子里的真实面:谁胆大妄为,谁胆小如鼠,放个造型恐怖的NPC,一试便知!

近年来比较出圈的原创真人秀,大多可以与真实感挂上钩。像《再见爱人》《快乐再出发》《种地吧》这几档真人秀,都是比较典型的佼佼者。

《再见爱人》是国内首档关于离婚的婚姻纪实观察类真人秀,和以组CP、发糖的恋综不同,它敏锐捕捉到了感情中更真实、更无奈,甚至更灰色的那一面。嘉宾在旅途中爆发出的言行,让人很愿意相信它讲述上的真实性。

《再见爱人2》陈美玲讲述婚姻困境

而《快乐再出发》和《种地吧》的创作初衷则是“糊咖再出发”,嘉宾因为光环不再或咖位不够,反而没有心理负担和偶像包袱,能在节目里尽情地释放自我,结果让观众耳目一新,找到了快乐。

无独有偶,这3档节目在创作上都带有很强的实验色彩。或许,也正是源于这种实验色彩,它们反而被赋予了一种敢拼、敢闯的劲头,能够在一众原创综艺里脱颖而出。

不过,摆在它们面前的问题同样也十分尖锐,就是如何保持持久而有力的稳定输出。如果说,观众看第一季是被嘉宾的火花、节目的创意所吸引,那观众看第二季时,就希望获得一些新的观感,也就是我们说的“持续刺激”。

但就目前来看,《再见爱人》和《快乐再出发》的第二季,显然没能满足观众的“持续刺激”,口碑在肉眼可见地下跌。尤其是《快乐再出发》第二季,对农产品的过度安利拉低了节目的趣味性,而过于密集的流程安排,也加重了嘉宾们的身心负荷,导致松弛不足、压抑有余。

《快乐再出发》第二季剧照

面对原创力不济、面对烂尾与崩坏,创作者似乎无计可施。可见,如何保证创意不绝、新鲜感十足,如何让观众躲开审美疲劳,对国产真人秀来说,仍旧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未来路在何方

真人秀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产品,它在被观众消费的同时,也把看节目的观众“卖”给广告主。说白了,这是一场三方博弈的生意。

这其中,广告主买的是什么?是流量。有流量,有热度,有曝光,广告主才愿意掏钱给自己的产品打广告。而热度,往往来源于话题,所以节目中刻意或恶意剪辑的争议不断。

这直接酿成了国产真人秀的急功近利。很多时候,就算是糟蹋IP,制作方也要把快钱赚进腰包。当年,导演严敏退出《极限挑战5》就是这个原因——他不愿看到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经典IP,落入一个娱乐至死的糟糕境地。

《极限挑战》第五季创下该系列的口碑最低

资本的逐利属性,在影视制作上凸显得淋漓尽致。人们获利越急迫,就越容易催发烂片、烂剧、烂综艺的产生。浮躁的环境,直接影响了创作者的创作心态,令其不愿意沉下心去深耕作品,只愿意顺应资本,追逐眼前的利益。

一期节目时间越拉越长,显然也与利益有关,能给广告更多的曝光机会。当然,视频平台时代,可以快进,可以跳看,反过来也说明,一切都是浮躁的。

流量热度>内容立意>真情实感,这是国内真人秀遵循的普遍范式。可过度追求流量,也终将被流量所反噬——国产真人秀,不正被流量逼入死角?

我们不知道下一个爆款会在什么时间、以何种方式呈现,但可以确定的是,只有进行全方位的创新,突破现状,才能做出大家真正想看的真人秀。

或许,国产真人秀目前最好的出路,就是多一点耐心,给原创力和创新力提供更多的试错机会。或许,这反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毕竟,国综的未来,不在任何人身上,一直都在自己手里。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