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30亿!《消失的她》票房大爆的终极真相
2023-07-10 10:28:41来源:腾讯网
20天30亿!《消失的她》票房大爆的终极真相
30亿!
这是陈思诚监制悬疑电影《消失的她》截止7月9日上午的票房数据,距其上映不到20天,离猫眼专业版预测的33亿仅一步之遥。此前,这个预测一度让人大跌眼镜。
也正是由于《消失的她》的助力,2023年端午档(6月22日-24日)电影总票房达到9.1亿元,进入中国影史端午档票房前二,与2019年最高端午档的9.12亿元票房仅差百万。
(资料图片)
这比先前的预测要乐观许多,也使业界对于整个暑期档的票房更有信心。截至7月9日,2023年暑期档票房已达68亿元,整个档期重回百亿时代指日可待,甚至预估达180亿,创下历年最高纪录(2015年暑期首次突破百亿至124.31亿元,2019年达到巅峰176亿,疫情三年始终未能回到百亿)。
以往主类型为悬疑的电影,票房通常在1亿到4亿之间,比如《嫌疑人X的献身》《犯罪现场》《门锁》《心理罪》《记忆大师》《催眠大师》等,而《消失的她》的导演之一刘翔,他之前的编导作品《不速来客》,票房仅为6733万。
如果票房再上一层楼(5亿以上),甚至到三四十亿的体量,就得在悬疑之外,加入别的类型,如喜剧、奇幻、动作、谍战等元素,比如陈思诚自己导演的《唐人街探案》系列(第三部45亿),徐克的《狄仁杰》系列(最高6亿),以及《悬崖之上》(11亿)《无双》(12亿)《扬名立万》(9亿)这样的杂糅电影。
不过,由陈思诚监制的《误杀》系列打破了这个“魔咒”,在没有其它子类型辅助的情况下,单以悬疑这一主品类,就得到了超过十亿的票房——《误杀》最终为13.33亿,《误杀2》为11.21亿票房。
《消失的她》更是突破了《误杀》的天花板,几乎能达到或接近《唐人街探案》系列的级别,一举成为最高票房的国产单一类型悬疑片。
然而,票房接连高企之际,是其不断崩塌的口碑,豆瓣评分从开分7.5降至6.5。
问题是,它凭什么成为了一匹黑马?
|处心积虑地迎合互联网舆论热点
要回答《消失的她》为何能够成为黑马,第一个原因无非是陈思诚从《唐探》到《误杀》两个系列建构起的悬疑地位。不管口碑如何,大众对于陈氏悬疑是“通吃”的。
只是,唯有“陈思诚+悬疑=高票房”才成立。去年陈思诚执导的原创作品《外太空的莫扎特》抛弃了悬疑,票房口碑双低(有黄渤助阵票房仅2.2亿),就足以印证了这一公式的牢不可破。
但这显然并非唯一因素,更重要的成因还是《消失的她》制造出的“喧嚣”,影响到了每一个受众。
《消失的她》故事内核来自于60年前的法国巴黎,尽管映射的并非国内现实,却切中了我国当下的独特氛围,尤其是互联网舆论“生活”。
说白了,就是迎合网络热点,或者说“热搜”。
社交媒体及短视频平台的盛行,使得碎片化的各类热点占据网友心智。人们沿着算法铺设好的路径,便捷地围观社会事件,消费着匪夷所思的种种离奇怪象,却也会不自觉陷入“被割韭菜”的命运。
他们在信息茧房内,关注和评论着跟自己保持绝对安全距离的猎奇事件,周而复始,尽管手法没有丝毫迭代升级。
而《消失的她》(包括《误杀》系列),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在创作伊始,便以话题拼盘的方式,处心积虑地定向输出着无数似是而非的热点,为互联网上的“现实生活”提供舆论支持,并最终像币圈割韭菜一样,榨取票房收益。
当然,还会以日新月异的电影拍摄手段,呈现最蛮荒的阶级、性别或群体冲突,再通过特殊的东南亚背景,给“旁观者”提供安全距离。
更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反转,但完全不用准确与精致,只要层出不穷的热闹便成,即使是有肉眼可见的漏洞,也没关系。反而更提供了争议的话题,从热闹走向热闹。
最后,尘埃落定,电影结束,一切似乎跟我们有关,又好象完全无关。
观众经历了“智商”与“情商”的双重考验后,得到了疲惫式的满足,期待着系列的下一部“翻拍”作品,而对接下来电影中各个环节真正意义上的更新换代,并不抱希望,或者说压根无所谓。
这便是陈思诚电影与互联网“现实”的前后呼应,相互观照,蓬荜生辉,如影随形。
尽管《消失的她》在创作层面乏善可陈,却以预埋的强效话题,使得电影本身具备天然的“热搜体质”。甚至可以这么说,这就是一部“热搜电影”。
所以,在宣传推广上,也着力于社交媒体上的“热搜营销”。随便拎出一个点都可以挂热搜半天,比如惊悚的“畸形秀”,比如联动“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虽然原型根本不是她,却仍能轻松抵达热搜顶端,无处不在地挠着观众的痒痒肉。
于是,种种耸人听闻的网络“议题”,发酵成为众多热搜中最“爆”的那个点,能在电影市场中以黑马之姿胜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消失的她》可视为《误杀3》
《误杀》首部是2019年底上映的,《误杀2》是2021年年底,按节奏来说,《误杀3》理应今年上映,但直到现在还没开机。
因而,从制作节奏、电影类型来说,《消失的她》完全可以递补成为《误杀3》——只要把那场最后揭晓、也是最初的杀戮,处理成“误杀”便可。
《误杀》系列有一些肉眼可见的共通之处:皆是翻拍之作,故事都发生在泰国那样或实或虚的东南亚国家,内核是反抗强权(警察或者政府高层),结尾都反转。
《误杀》翻拍的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尽管没有那种令人瞠目结舌、能够“否定”与改写之前一切设定的惊天反转,但在一个以“种姓”差别闻名于世的电影国度里,这种毫无顾忌的反抗与逆袭,无疑令人动容。
至于被《误杀2》翻拍的美国电影《迫在眉梢》(2002年上映),后者几乎不会被认为是一部悬疑和反转电影,更像是浓缩的当代美国社会景观。据说奥巴马政府之后推出了医改法案,而《迫》也可以被认为是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社会变革。
但在《误杀2》中针对的并不是医疗保险制度本身,而只是几个脸谱化的反角,主创着力于塑造一个自我牺牲的伟大父亲,把一切希望都只寄托在“萤火虫”式的抒情层面。至于电影推动社会变革,那只是一个遥远的传说——毕竟不方便“干涉”东南亚国家的“内政”。
两部《误杀》刻意渲染的都是反抗强权,以及父爱如山,前者太过敏感,而后者这几年正在演变成“爹味”,走向负面,甚至把陈思诚都“拉下了水”。
《消失的她》也反“权力”,只不过是“男权”。这部电影除了消解掉两部《误杀》营造出来的慈父形象,更是折射了互联网上这两年日益撕裂对立的性别关系(如男性被称为“大猪蹄子”,而女权人士遭讽为“拳师”)。
与“反抗政府强权”来说,“反男权”无疑更安全。不管男人的社会地位高低、手中握有权力的大小,打着“性平”旗号都可以列在“黑名单”上。
去年的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比以往的热点事件都要更热闹,甚至连澳门社团大佬都下场,表态自己鄙视打女人的男人。
之所以“更热闹”,可能并不在于事件本身,根本原因是——安全和政治正确。
这是抹杀一切差别,转移诸多视线的安全做法,不管对于互联网舆论,还是陈思诚电影来说,皆是如此。
|观众对单一悬疑类型的接纳
今年的端午节档期,和《消失的她》真正同档期打擂的,是《我爱你!》和《别叫我“赌神”》这两部片名有标点符号的电影。事前预测,《消》并不占绝对优势,特别是相对于《我》来说,毕竟导演韩延之前事关生死的“苦情”戏(2015上映的《滚蛋吧!肿瘤君》拿下5亿票房),也是以小博大的典型案例。
而端午档最终票房表现让人大跌眼镜,《消》完全一骑绝尘,这其中除了上述提及的缘由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恰恰在于《消》的类型单一,而不是传统的杂糅或乱炖。
《消失的她》在悬疑类型之外最多再加个犯罪,至于爱情、枪战、追车这些子类型,显然是谈不上的,只是擦了个边;而《我爱你!》除了豆瓣上标注的剧情、爱情、家庭这种“笼统”的分类外,其实最主要的是将老年与爱情题材,这两个通常会被认为“风马牛不相及”的类型放到了一起,不能说没有新意,但实在是有点冒险。
而《别叫我“赌神”》本质上就是把发哥之前的代表作《赌神》和《阿郎的故事》杂糅在了一起,当然王晶的《赌神》系列本质上是一出苦情戏,除了赌术的“潇洒”之外,其余文戏怎么惨怎么来。
港片在所谓的黄金时代,也是奉“杂糅”为圭臬,什么元素都加一些,以保证绝不冷场。比如,很少有人会把王晶导演的《逃学威龙3之龙过鸡年》当成一部纯正悬疑片来看待吧?但这部电影模仿、致敬或抄袭的,恰恰是悬疑片经典之作《本能》。
而陈思诚自己导演的《唐人街系列》,除了满世界“推理”之外,最大的特点也是杂糅和乱炖,喜剧动作黑帮等元素该有的都有,不但稀释了所谓的本格推理,而且王宝强这一“喜剧”担当,甚至到最后,给很多观众的印象只剩下聒噪。尽管类型多元,却没起到什么惊喜的化学作用,只是在相互稀释,并形成了视听上的“污染”。
这就是类型杂糅的一大负面效应。终究,热闹只能是一时的,在类型叙事上的“升级换代”才是王道。
所以《误杀》系列以及《消失的她》的票房大卖,至少彰显出一个道理:单一类型的电影大有可为!如果在一定基础上,还能创新的话,那更是前途不可限量。
以往业界都认为中国观众比较保守,偏爱大团圆叙事,但诺兰电影和东野圭吾小说在中国的流行,无疑打脸了这一论调。诺兰早年的电影,从《追随》开始,到《记忆碎片》《失眠症》等片,都是很纯粹的悬疑。
后来在中国公映的《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信条》,虽然在悬疑之外都包含科幻元素,但除了音乐有点“抢戏”之外,科幻只是处于从属的地位,甚至不如亲情或爱情来得吸睛,而这其中最吸引中国观众的,其实还是反转与烧脑。
东野圭吾的小说,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比较纯粹,而不杂糅。不过很难轻易地嫁接到中国来,东野圭吾的日系推理,改编成中国版后往往水土不服(最新负面案例是3月上映的《回廊亭》)。
于是,陈思诚在以上提及的利弊之间“权衡”,找到了第三条路线,既不像《我不是药神》那样“死磕”本土现实主义题材,靠特殊的班底力量过审,也不翻拍日韩电影,以免水土不服,或者政治风险,而专挑那些相对较“生僻”的单一悬疑类型电影来改编,于是便有了《误杀》系列,以及《消失的她》。
|“黑马电影”的红与黑
电影市场里,总是期待黑马,也就是以小博大,毕竟一部电影不管投资多大,票价通常都是差不多的,于是一部“价廉物美”的电影,取得高票房,会更容易引起所有人的注意。但问题是,如果只把希望寄托在这种所谓的黑马身上,那几率可能就跟赌博相差不远。
今年到目前为止,除了《消失的她》外,早在春节档的《满江红》是另一部四两拨千斤的黑马,特别是跟同档期的重工业电影《流浪地球2》相比之下,更是如此。
但之所以“黑”得不是那么乌油滴水,可能因为导演张艺谋之前是古装大片的“奠基人”,是上一代的“重工业”,而这回把所有场景都放在一个大院里,一夜之间,除了演员的片酬外,能精简的都给精简了。
而且《满江红》主打的也是反转,跟陈思诚的区别在于,一是原创,二是反转视角,虽然也可以解读成小人物反抗强权,但更多的还是主旋律式的上扬。但不难发现的是,《满江红》看似层出不穷的反转,更多还是剧集式的,在插播广告前安排的“虚晃一招”,只为了保证观众不会换台,而不是在一个电影时长里的草蛇灰线,前后呼应,特别是最终的反转,无法让人在二刷时,能够对前面的剧情,有全新的解读。
说到黑马,在美国的电影市场中也不在少数,特别是恐怖惊悚悬疑类的电影。比如出生于马来西亚、成长于澳洲的华裔导演温子仁的作品,最初成就他的就是2004年《电锯惊魂Saw》这么一匹“黑马”。跟这一系列后来的续集血浆浓度超标相比,首部其实是非常克制的,更多是在营造悬疑氛围。
但问题是,电影市场不能只看特例,而不看整体的结构与比例。黑马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所谓重工业电影的稳定与发展。这就像温子仁除了《招魂》等系列外,还会拍《海王》以及《速度与激情》这类由B级跃升至准A级的“重工业”制作。
反观中国,重工业电影只表现在拍摄手段上,在题材和创意上都极其保守,甚至可以说是固步自封。而从B级到A级的跃升,更多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从网大到院线媒介的变化,跟真正的制作理念提升无关。
至于《消失的她》,跟《电锯惊魂》也无法放在一起比较,不单是原创或故事背景所在国的问题,而是一旦变得重口一些,就会没有然后,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下,“脱颖而出”的大概率不会是那种执着于戴着镣铐跳舞,并最终希望卸下镣铐的创作者,更多会是像陈思诚这样投机取巧并沾沾自喜的“创意”人士。
陈思诚没有因为两部《误杀》的“成功”,而想着如何打造原创悬疑类型,仍然选择了翻拍。至于其他远大理想,比如“反抗强权”就更谈不上了。而他在访谈中声称“想成为库布里克那样的导演”,只能视为笑谈。
尽管《消失的她》未对原作进行“青出于蓝”的改编,但陈思诚深知,这就跟互联网热点中的反转一样,并不需要精确的证据与逻辑,只要像那么回事便成。就如同片中文咏珊所扮演角色“色诱”一幕,仅为满足关于“艳遇”的想象,与故事内核和主旨关系不大,除了增加卖座砝码,别无其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