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星 > 正文

《学爸》深度解读:当爸妈的,都看看吧

2023-08-31 11:25:33来源:腾讯网

《学爸》深度解读:当爸妈的,都看看吧

文/叶秋臣

其实上周就看完了黄渤主演的电影《学爸》,可无奈最近琐事太多,这篇深度解读一直未有机会下笔。


【资料图】

如今终于腾挪出空,于是叶秋臣便码完了下面这些字。

目前该片的票房还未过5亿,虽然上映时间在第一梯队中属于相对较新的作品,可竞争力远远不如《孤注一掷》和《封神第一部》。

现在《奥本海默》也已上映,《学爸》更是没什么机会再提升一个台阶了。

观影结束后,我思考了很久。

希望当爸妈的,都可以来看看。

并不是希望为人父母的你去模仿影片中的任何行为,或者是被按头去认同其中角色的做法,而是给你一个另外的空间和世界,由此去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想要给孩子什么。

以下内容将涉及大量剧透,请未观影者慎入。

1.关于不同的小学

电影《学爸》全面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小学,以及想要入学需要付出的代价。

首先,公办小学。

作品开篇就向观众展示了一场抢号的戏,家长们搬着小板凳在小学门口等了一夜。

黄渤饰演的雷大力偷懒雇人排队,对方卖惨说要加钱时他给的还是优惠券。

其他家长们争先恐后的模样,都差点搞出踩踏事件了,可雷大力的不紧不慢成为了鲜明的对比。

这些设计,都是为了给雷大力一个人物底色。

他认为,上个小学嘛,没那么难。

要排队,那花点小钱雇人就行了,好歹自己也是一个小老板,此时不必吝啬。

可排队本身似乎只是一种形式,因为他们不论等了多久,也根本抢不到名额,招生办老师出来时简单一句“招满了”就想把所有人都打发走。

招生办的老师饰演者张磊,就是在《最好的我们》和《你好,旧时光》里的潘主任,感觉快成“主任专业户”了。

虽然公办小学的第一条路堵住了,但雷大力还想找关系求王迅饰演的陆总帮忙走走后门,再努把力争取第二条路能成功。

绕过正规途径哪有那么容易,又一次栽了。

接着就转去了学区房市场,想继续在公办小学这方面最后挣扎一下,走第三条路。

通过吴磊饰演的房地产中介小王,雷大力找到了闫妮饰演的刘真真进行假结婚搞定本地户口。

雷大力和刘真真第一次见面的地方是在佛堂,大概是为了凸显“佛系”的概念。

这与后面两人鸡娃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冲击感很强。

户口下来了,开始各种看房。

在重点小学附近的学区房,自然是资源紧俏的。

并不是业主们求着去卖,而是购房者需要挨家挨户敲门求着去买。

经过一系列筛选,只剩下一套凶宅。

即便如此,还是要抢。

大概是为了营造氛围感,所以剧情中雷家父子特别选了大晚上搬进凶宅。

实际上根本没必要啊,如果不想吓到自己和孩子,完全可以白天再来的。

这部电影中,很多场景都是单纯为了达到戏剧化的效果,强行安排。

雷大力本以为学区房拿下,孩子上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结果发现另一个购房竞争者找上来想要理论,竟然是他的好友火哥以及妻子火嫂,他们同样是为了儿子箭箭上学的事情筹谋已久。

最讽刺的是,买这个学区房的信息,雷大力就是从他俩那里获知的。

开门之后,双方都是百感交集啊。

这种尴尬的境况,破局的关键决策在于雷家父子。

雷小米说,他还是希望能把房子还给箭箭。

万事俱备,只欠过户。

雷大力送火哥去落户的路上,突然得知了小区已被划出实验二小的招生范围。

中介的门口堵满了家长,他们当初为了成交所做出的“口头承诺”,已经是一文不值。

这房子突然从香饽饽变成了臭豆腐。

两家人,都不想要这个房子。

而雷大力凭借着自己超高的道德标准,或者说是义气行为吧,认下了这个亏。

这一幕让我又一次觉得,这部电影为了营造矛盾性和氛围感,“强行”的味道真的太重了。

公办小学的路,是彻底走不动了。

通过假结婚对象刘真真,雷大力又知道了民办小学,于是火速转换阵地,开始绞尽脑汁给儿子刷简历。

想进民办小学,主打一个特长。

时间紧任务重,雷大力突发奇想让儿子去学习编钟,毕竟其他乐器都有不少人去学了,只能求个出奇制胜。

编钟考试现场的阵仗真够大的,雷小米也学得很认真。

可没想到,在迈入考场的时候才发现刘真真的女儿也去学了编钟。

就像当初雷大力看了火哥火嫂的房子先下手为强,这次他也被截胡了。

这一处剧情的对应做得很有意思。

充分体现出,鸡娃是一场信息战。

最后,刘真真的女儿考上了,但雷小米落榜。

本来这俩大人已经产生了一些情愫,看雷大力背着刘真真女儿,带着雷小米一起爬楼梯的时候,还以为这对后续没准能成呢。

但刘真真知道,为了女儿能考上心仪的小学,她抢了编钟这个优势项目,两人是再无可能了。

雷大力没埋怨什么,但主动解除了合作。

刘真真也退还了银行卡里之前假结婚协议给的10万块钱。

公办和民办都走不通了,就剩下国际小学了。

其实雷大力原来并非是走投无路的状态,早就有人给出了更好的建议。

雷小米的外公从科学院退休后,就想带小米一起去上海,安排孩子上最好的小学。

本意是好的,长辈毕竟不想耽误孩子。

但出于种种原因,比如个人自尊心,包括孩子的意愿等等,再加上当初妻子的彻底离开,雷大力拒绝了这个最佳方案。

那时候,雷大力还以为自己能搞定本地的小学,总不会比上海的差。

可现在两条路全都堵S了。

此时接到了小米外公离世的消息,两人奔赴上海去参加葬礼。

葬礼上,他们与小米妈妈的亲妹妹高亚琳见面了。

亚琳提出带小米去看看自己儿子的英文演讲,遂引雷家父子来到了国际小学NBS。

雷大力此时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拼尽全力想要儿子进入这所学校。

通过亚琳的引荐,他们获得了面试的机会。

于是雷大力为了凑够高额学费,把自己手上的帝中海洗浴中心转卖了。

此时的他,已经是执念过深了。

一步步走到了根本不该触及的领域。

甚至为了不在面试环节给孩子丢脸,雷大力想放弃他爸爸的身份,希望亚琳带小米去面试。

亚琳在激动时,说出了全片里最关键的一句话,“只是上个学,你至于吗?”

可能是输惯了吧,太想赢了。

雷大力的想法,大概代表了很多家长。

自己怎样都行,为了孩子。

就算是垫着脚,也要伸手去够那个根本不属于孩子的世界。

可即便是侥幸能进入这样的国际小学,雷小米就不会产生自卑心理吗?

什么都不考虑,非得强行进去吗?

与其如此,当初还不如直接让小米外公带着孩子去上海,做父亲的希望下一辈能越来越好,总要舍弃点什么才行吧。

或者,在刘真真愧疚的时候让她也帮忙想想办法,是否有其他的民办小学还可以考虑。

但这些路,雷大力从来没有主动思考过。

在养娃的过程中缺少自己的判断,完全的随波逐流,指哪打哪。

可以联想到的是,雷大力就像很多人一样,完全被当下的某个时局给困住了,卡住了。

所以短暂丧失了判断力,只能顺势而为。

发现落后了就开始强行鸡娃,虽然讲题的时候咕嘟咕嘟灌牛奶是真的拼,可那根本就是为了电影制造宣传点罢了。

观众看到雷小米把喝完的杯子再填满,浅浅笑了一下。

然后呢?

真就是浅尝辄止了。

虽然最后雷大力放弃了鸡娃,可总有一种被迫的味道在里面。

有些放弃鸡娃的父母,也许只是知道自己再也鸡不动了而已。

对于这场闹剧,我们能思考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2.关于不同的家庭

电影《学爸》中为我们展示了四个家庭,分别是丧偶的雷大力和儿子,普通夫妻俩的火哥火嫂,离异后独自带娃的刘真真和女儿,以及处于高阶层的亚琳母子。

你会发现,他们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1)雷家

雷小米属于放养出来的孩子,本性向往自由,时常有灵机一动的妙计,头脑遗传了他妈妈的智商非常聪明,但也有些调皮不服管教。

没有上过那些杂七杂八的课,最感兴趣的是点穴扎针这些知识,还在他的幼儿园小江湖里展示过。

小米对妈妈印象很浅,因为在他2岁的时候妈妈就彻底离开这个世界了。

很多描述都是从爸爸嘴里听来的,比如曾经上了最好的学校,还是一个厉害的医学女博士。

据雷大力和其岳父的对话,当年小米妈妈就是被鸡娃鸡出来的,还曾患有抑郁症,最后癌症走了。

其实电影这一处设计很不合理,如果想展现鸡娃的弊端,完全可以将小米妈妈的离开与抑郁症挂钩。

现在的安排,总感觉有点奇怪。

小米本来过得很潇洒舒服,结果幼升小差点也毁了这个孩子。

在编钟考试失利后,他竟然在奥特曼上写下了“我不行”。

过去的雷小米,从来没有自我否定过。

那一刻,我很怕他重蹈自己母亲的覆辙。

还好,这只是电影。

电影给出了一个并不悲剧的结局。

(2)火家

箭箭的爸妈是火哥火嫂,典型的虎妈猫爸家庭。

火嫂嘴上总是念叨着“养孩子真难”,以及让孩子“游泳队里得冠军”,把从妈妈群里获得的焦虑一股脑全都倾泻给自己的儿子。

甚至不考虑合理性,认为砸脑壳有助于学习,竟然真的动手去做了。

她的确活得很辛苦,骗老公去美容院工作实际早被辞退了,只是发传单贴补家用。

还可怜地说着类似于“所有人都在跑,我不敢停”这样的话。

但火嫂在教育方式上完全错了,一码归一码去谈。

火哥火嫂夫妻就是社会上数量最多,且最为普通的一类家庭组合。

吵架时女方会用脚指头掐男方,情绪激动了什么话都往出飙。

殊不知,父母的相处方式才是最影响孩子心性的。

在这对夫妻吵架的时候,火嫂大声喊了一声“火春风”。

原来那就是火哥的名字啊。

这场电影看了那么久,叶秋臣在这一刻才完整知道了火哥的名字。

好像自从当了爸爸妈妈之后,人们就丢掉了自己原本的姓名。

(3)刘家

当初和雷大力见面时,简单提过刘真真的婚姻情况。

虽然只是离异,但在她眼中也等同于丧偶了。

没有固定的工作,但提到自己已经混成了几个妈妈群的群主,卖点东西就能养家糊口了,可见赚钱不算少啊,估计加上前夫的抚养费应该日子过得不算紧巴。

大概是因为没有了丈夫的缘故,她将所有心思都堆到了女儿的身上,成为了鸡娃人群中的一员。

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各种名词也就由此产生了,比如家鸡、班鸡、人工牛等等,刘真真对此是如数家珍。

小学还没上,张口就问“小学奥数学完了吗”,各种速算和拼音都会吗……

再把牛蛙简历往脸上一拍,焦虑感立刻就飙升了。

感慨的是,这才只是幼升小而已。

刘真真的女儿一天要上四个补习班,生日愿望是快点离开妈妈去爸爸家里住,把衣服放在行李箱里随时准备走。

那样的孩子,崩溃感是根本藏不住的。

看电影的时候我就在想,当初刘真真女儿在钢琴考试前,为什么手会受伤了?

为什么发挥不好?

只是,意外吗?

(4)高家

亚琳与上面这些人的阶层明显不一样,她的儿子绝对不会像雷小米那样坐在车后座吃鼻屎的。

教育方式主打鼓励的方向,但也有需要用心维护的圈子,同时必须拥有相当高位的财力基础才行。

电影中有一幕,只是单纯拍出来都觉得氛围感特别突兀。

亚琳带着雷大力去参加他们身边家长们的聚会,雷大力显得格格不入。

在这个层面的人,说话就相当委婉了。

比如亚琳说,你看孩子们多好啊,爸妈们就得更努力

换言之,孩子未来的可能性,是家长创造的。

有些家长给得起,有些却永远给不起。

3.关于是否鸡娃

仔细想想,电影中那些喊“越努力越幸运”口号的人,与《孤注一掷》里高呼的那些洗脑语言又有什么差别呢?

有时候鸡娃的人,的确是被这些焦虑洗脑了。

从完全理性的角度来看,鸡娃与否要看孩子的天赋。

虽然这句话说出来非常残酷,但后天努力相比于天资而言,影响是相当有限的。

即便进入一个厉害的学校,里面也会有学习没那么好的孩子。

做父母最重要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孩子自由发展的结果。

接受他的聪明或者普通,他的辉煌或者平庸。

单纯打鸡血,听动员会里的几句话就开始行动,实在过于鲁莽了。

鸡娃,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了孩子能在短期内拿到一个好成绩,还是渴望他们在长期里获得好生活?

可是短期内的好成绩,就真的能确保长期的生活无虞吗?

好成绩,真的是影响未来人生质量的必要条件吗?

不尽然。

电影中小米参加了一次英文歌合唱,他们的选曲是Doris Day的作品《Que Sera, Sera》(又称《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歌词写得超级棒,我想这也许给出了是否鸡娃的答案吧。

叶秋臣节选了一些并附上翻译——

What will I be?

将来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Will I be pretty/handsome?Will I be rich?

我是否会变得美丽、英俊和富有?

Que sera,sera。

世事不可强求。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顺其自然吧。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我们不能预见未来。

4.关于泪点

感觉整个观影过程中,我的泪点都是源自孩子们的表现。

雷小米很懂事,充分体谅父亲的难处,年仅6岁就开始谈人生,这让我觉得眼眶红红的,很想哭。

听着他说“对不起,我没有比其他小朋友棒”,心里也开始酸酸的。

当小米对着崩溃的爸爸说“抱抱”,我的泪水就再也绷不住了。

国际小学面试时,小米恳求“我能考上吗,让我考上吧,我不想再让爸爸求人了”的戏,也相当催泪。

看到箭箭流着眼泪背乘法表,我也觉得很难受。

甚至连小米学习时想上厕所尿尿这样的笑点,我都乐不出来了。

5.整体评价

《学爸》是由苏亮自编自导,黄渤监制并主演的电影。

苏亮此前多数以编剧的角色出现在作品中,像《港囧》和《捉妖记2》都出自他手。

本次片名用了《学爸》,恰巧与“学霸”是同音的,可能也是想把问题抛给观众,让大家思考一下学爸真的就能教出“学霸”吗?

电影里最核心想要表达的思想,大概就是黄渤出场时说的那句台词,好事不在忙。

可雷大力却没有这样做。

整部电影用非常荒唐讽刺的方式讲述了鸡娃的故事,但大结局只是草草将孩子安排去了门口的学校就戛然而止了。

诚然,幼升小只是生命的一个小插曲而已,未来还有初中高中和大学,毕业了要工作,有需求还要结婚生子。

人生的每一步,都会走得很艰难的。

但即便如此,我们都要随时抱有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这样才能披荆斩棘无往不利。

我觉得电影并没有很好地传达出这个核心思想,反而更偏向于家长们只是被逼到没招了,才无奈这样选择的。

“你不一定满分,我一定爱你”这种单纯用爱化解一切的操作,并不太高明。

很多人都是冲着黄渤买票去看的,我也一样。

他的演技确实好,即便没有台词的戏也同样感人。

在暑假档中虽然出演了很多角色,但雷大力是最适合黄渤的人物。

只是人设问题很大,部分情况下给自己预设的道德标准太高了,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困扰。

另外,影片里偶尔出现过口型对不上的情况。

估计后期改过台词,重新配的。

我观察到的,万茜饰演的火嫂就有这样的问题。

整部电影基本上的对白都是四川方言,只有少量角色出现时会说普通话,小孩子是方言和普通话来回切换。

张钧甯饰演的亚琳出场时,台词和语调与其他人完全是两个频道,猛然间会有点出戏。

而且内容被塞得有点太满了,其实根本没必要把所有类型的小学都集邮式拍一遍,走马观花必然缺少深刻感,还不如就一个类型拍透。

本来是冲着预告里黄渤辅导功课那种崩溃版喜剧模式买票去看的,结果看过之后跟我的预期略有不同。

观影之后,叶秋臣认为这是一部标准的7分上下电影。

可以看,但优缺点均相当明显。

优点是拍摄手法和故事节奏都很成熟,缺点是强行制造了过多不合理的矛盾和冲突。

评价这部电影,我有一种很强的无力感。

《学爸》几乎没有观点,只是在摆现象。

最后还是用一个并不太现实的结局,匆匆收了尾。

但我觉得,这也许是当下电影创作者们对于市场的一种妥协。

他们没办法输出真正的观点,即便能输出也必须以非常隐晦的方式才行。

以此为基础的现实题材电影,真的还“现实”吗?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