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闻】告别刻板印象,秉持敬畏之心|国产医疗剧“医者形象”塑造的着力探索
2022-11-23 08:02:37来源:腾讯网
“为医者,首当仁慈尽责,名医无他,精于医术,诚于医德而已。”唐代名医孙思邈曾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精炼概括了理想的医者形象。在新时代,广大医务工作者以白衣为甲,恪守医德医风,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大众对于医者形象的认知,除了源自生活当中的就医体验外,大多来自于媒介传播。其中,医疗题材的影视作品是塑造和传播医者形象的重要载体。如何在秉持敬畏之心的同时突破刻板印象,全方位展现医者形象的丰富内涵,是值得创作者持续探索的议题。
(资料图片)
塑造鲜活的医者形象
综合展现职场与生活
医疗剧的创作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其内容往往取材自社会现实、展现人文关怀,其间贯穿着对医患关系的深入洞察,以艺术的手法进行提炼、还原、再加工。
医务工作者的角色塑造,可谓是这一类型剧的“灵魂”所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谢谢你医生》,便塑造了众多鲜活生动的医护工作者形象。
该剧以医疗情感关怀为切入点,讲述了以“肖砚”和“白术”为代表的医护工作者们,在桐山医院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拯救急重症病人、并帮助患者和家属重建生命希望的故事。其中,男女主角的人设是一大看点:一个在抢救病患的时候是专业的医生形象,但私下又会穿皮衣骑摩托车,十分飒爽;另一个在工作时“太过”锋芒毕露,生活中竟然是痴迷于研究咖啡豆的暖男。当角色塑造不再拘泥于刻板印象,故事便获得了无限丰富的可能。
著名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曾经提出经典的“戏剧理论”。他把社交场所称为前台,把家庭私密场所称为后台,综合在前台和后台两种场域发生的行为去分析剧中人物形象的个性塑造情况,指出要将前台和后台相结合才能够全面展现人物。
依据此理论,可将医疗剧中的医务工作者在医院和救治场所的行为界定为前台,在私人生活场所的行为界定为后台,将其在前后台两类场所中展现的性格特征结合起来,从而增强角色本身的戏剧冲突,呈现出更为真实的医者形象,更具烟火气和感染力。
回望医者形象的荧屏演变
好故事尽显从业人员魅力
自1994年美国华纳公司出品的《急诊室的故事》播出之后,以医疗为内容题材的电视剧逐渐风靡全球,成为行业剧的一个重要组成类别,肩负着艺术与社会双重价值的重任。
2005年,被喻为中国版“急诊室的故事”的《无限生机》播出之后,医疗剧因取材于现实生活而引发社会共鸣,在中国市场同样吸引了大批受众。人们出于猎奇心理观察医者群体工作情况的观看初衷,逐渐演化为感受到作为医者的现实处境、体会到医患双方的难处。
市场的火热,推动了创作的丰富性,荧幕上所呈现的医者形象也愈发多元化。
以《无限生机》为代表的医疗群像剧,为医生、护士等每个角色形象都赋予了各自的故事和性格,将人物刻画得真实立体,充满记忆点。到了2014 年《产科男医生》播出时,医者形象则更为都市化、青春化,主演贾乃亮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工作时一丝不苟,生活中却时常“犯二”的“痞子医生”,喜剧的外衣下包裹着角色成长与蜕变的故事内核。
在2011年播映的热播剧《心术》当中,则塑造了一系列更为丰富的医者形象,剧作叙事也愈发富有张力,更加凸显从业人员的人格魅力。剧中的“孤美人”顾医生,有极强的专业能力,但平日里对待患者往往是不苟言笑的。她曾高冷直言:“我治病救人靠的是医术,我卖艺不卖笑。”然而,当顾医生被检查出甲状腺癌三期之后,她学会了与患者换位思考,当再次面诊时,已然一改以往的态度。“医生+患者”的双重设定,使得医者形象更富人情味。
在现实生活当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欲望与弱点。争名逐利、自私暴躁、脆弱彷徨、偶发失误……都是常人不可回避的一面,医务工作者也是如此。
对于医者形象的塑造,充分理解比一味赞美更显重要。近年来,众多国产医疗剧已经开始在角色设定上做出探索,比如在《心术》当中嬉笑怒骂、鲜活有趣的霍思邈,《外科风云》中身负家仇,难以解开心结的庄恕等形象,都因不够“伟光正”而有血有肉,丰满立体。
取材自现实生活原型
兼顾艺术化与专业性
当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医务工作者化身白衣战士,奋不顾身地冲到最前线,保卫人民的健康。他们身着防护服、戴着口罩,耐心又细致,成为了严峻疫情当中的温暖防线。关于他们的故事,也汇入到了文艺创作工作者的笔端,成为时下影视作品的重点选材。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早在2020年2月24日就召开视频会议,积极引导防控疫情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由国家广电总局组织指导,国家卫健委和上海市委宣传部大力支持筹拍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便是以疫情期间各行各业真实原型人物、故事为基础,演绎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事迹。其中有义无反顾为人民建起一座白衣长城的医护工作者,还有万里赴戎机、八方支援的各地医疗队员,他们都为抗击疫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抗疫题材电视系列剧《最美逆行者》,生动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塑造了一批温暖人心的医者形象。例如第一单元《逆行》中女主人公肖宁的原型,是领衔军事医学专家组、在武汉连续奋战113天的陈薇;是从抗击埃博拉病毒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宋彩萍;也是每一个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她”,这些真实故事被进行艺术加工,凝聚出了熠熠生辉的医者精神。
为了拍摄高质量的医疗剧、塑造有信服力的医者形象,在做好情节设置的同时,也要注重角色所呈现的专业度,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务必科学严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社会科普的作用。
医疗剧《脑海深处》便是较为出色的示范。该剧汇集了30多位来自各大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顾问,不仅参与剧情推敲,也现身说法。在专业人士的助力下,剧中塑造的医务工作者形象专业度极高,通过两位脑外科年轻医生争夺国家自然杰青基金的历程,为观众普及了神经外科相关疾病的专业知识、展示神外科医疗技术的发展,同时还对医疗伦理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探讨。
《在一起》当中的《方舱》单元,也以角色所呈现的高专业度触动人心。为了还原真实场景,近80%的戏份演员们都要戴上口罩拍摄,只能靠眼睛演戏。他们为了能够更好地进入角色、呈现出医生的专业水准,还提前进入医院进行体验学习,零距离感受行业的特质。
防护服什么时候穿、什么时候脱;什么时候戴N95口罩、什么时候戴普通口罩;什么时候戴手套……涉及到医务工作者的情节段落,都必然要遵循高标准的专业要求,这也是医疗剧在拍摄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部分,唯有专业,方能成就接地气、令人心生敬意的医者形象。
当前,我国医疗剧通过持续探索和不懈努力,已然朝着精良的方向发展。创作团队秉持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开阔的艺术视野,从“心”出发,为观众带来一系列成熟的优质剧作,建构了多元化的医者形象——他们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关于这一群体的故事,关于他们所展现出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大众致敬、铭记、发扬、传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