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观察:影视剧中的“失语者”,这次打了个翻身仗
2023-01-10 10:02:32来源:腾讯网
如果现在提到电视剧里的中年人,你会想到什么?
桃脑中立刻浮现的是一位坐在酒吧里喝闷酒的中年男人,他头发稀疏,大腹便便,身材走样。
他不理解儿女,在家待着还老被老婆埋怨,于是来酒吧坐坐。
(资料图片)
你要是请他喝一杯酒,他跟你客套几句之后,肯定就要开始发表他对生活无尽的抱怨,他的焦虑溢于言表,“中年危机”这四个大字就差写在他的脸上了。
可能没有麦子叔这么帅
我们影视剧里的中年人,怎么都变成这样了?
最近几年,发生中年危机和解决中年危机好像成了中年人生活的唯一主题。
工作十几年,突然觉得工作没意思了,可能是中年危机,和老婆生活没激情了,也许是中年危机,和小孩沟通不顺,也感觉是中年危机,看见同学朋友事业有成生活美满,又加重了他的中年危机。
仿佛世界随时都要崩塌,而崩塌下来的每一块碎片都直指同一个元凶——中年危机。
所谓的中年危机,其实就是人生进入一个特定阶段,突然就颓了、丧了,对自己之前的人生选择和现在的生活状态发出质疑了。
他们中的很多人,还面临着一种成熟的压力。
社会时钟告诉我们“三十而立”,给一个合格的中年人设立了许多标准,比如一个中年人要思想成熟、情绪稳定,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也是职场的主力,随之而来的便是事业有成、有车有房等等。
这样严苛的标准,让很多中年人产生了疑惑,甚至是逃避的念头,我这样算是一个合格的中年人吗?有没有一种可能,我还喜欢年轻时候的东西,我还能假装自己是个年轻人呢?
《蜡笔小新》中,野原美伢29岁,已经是一位留着波浪卷的二胎妈妈。
可她还是经常自称是20岁左右的少女,沉迷一切少女喜欢的东西,比如魔法少女,想要控制体重,可是常常失败。
再比如事业危机,《一个字头的诞生》中强调,32岁是个坎儿,成了荣华富贵,输了可能一蹶不振。
中年人身上这种天然的矛盾、挫折和故事感,成了很多影视剧的宝藏题材。
于是,便有许多作品便瞅准了“中年人”这一群体狂轰滥炸。
拍得好的作品不少,杨德昌导演的《一一》,麦子叔的《酒精计划》,还有《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等,拍出中年群体的得意和失意,成为参透人生的一个放大镜。
拍得差一些的作品更多,正是这些作品构建了我们对中年人的许多刻板印象。
学者王建磊在论文中总结道,影视作品中的中年人,往往受困于身体、家庭和伦理边界,但仍然渴望青春。
他们的故事,也逃不开再度追梦、重启人生、迷失情爱和无畏抗争四个母题。
譬如,《夏洛特烦恼》就涵盖了前三个母题,中年loser夏洛通过一场迷幻之旅,进行了一次中年人的青春狂欢。
娶到校花,发财逐梦,成为摇滚明星,重来一次的人生看似赢下了所有,但却失掉了原有的珍贵。
而《钢的琴》,则讲了抗争的命题,中年失落的重压下,主角用钢铁制作的钢琴,保卫女儿的梦想。
这些作品的确有独到之处,但也潜移默化地造就了类似作品的“文化模式”。
在这些影片的渲染和媒体的轰炸下,中年人的形象,仿佛形成了一种固化——苦大仇深,危机重重,生活中布满遗憾和不满,总想放手一搏,却又无从改变,最后他们回望生活,不是陷入无尽的虚无,就是打下了虚假的鸡血。
他们成了被塑造的“失语者”。
这样的刻板印象,也成了广大年轻人头顶悬着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中年生活真是陷阱重重,难道我们一旦迈入那个年纪,所有问题都会接踵而来吗?
而就在此时,一部电视剧,却另辟蹊径,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可能。
在影视中年人的“文化模式”中往往有一种套路:为了快速展示角色的处境,于是粗暴地将角色“极端化”。
《老男孩》中,肖大宝是中年人中的“鲁蛇”,他谨小慎微,唯唯诺诺;而同龄人包总是“温拿”,财大气粗,喜欢指手画脚。
日影《盗钥匙的方法》中,樱井是百无一用的龙套演员,山崎则是学习能力超强的高级“杀手”。
这样的区分方式,固然有快速推动剧情的优点,但也会让人物的塑造扁平化。
而最近热播的《纵有疾风起》,则通过另一种群像展示的方式,进行了更新的尝试。
剧中的中年人,形象都非常立体。
不是所有中年人的事业都一无所获,毫无长处,他们有的已经白手起家,建立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没有勇气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人会觉得该尝试新事物,下定决心后,勇敢迈出第一步。
主角唐尘就是中年人中的得意者,也是整个社会规则的熟练适应者和受益者。
但猛然间,他的身份转化为了失意者,象征着中年生活的复杂和多变性,以及牵一发动全身的连锁反应。
他的工作能力很强,带着自己几十人的团队,工作场合人必言称“唐总”。
刚刚一出场,就给同行上课:“黄金二十四小时早就不适用了,现在是黄金一小时。”
他工作上的成就是牺牲work life balance换来的,当爱情生活矛盾爆发,甚至连带着误伤了他的事业。
当事业和爱情同时遇到变故时,一手好牌被打得乱七八糟,他突然变成了一个无助的大男人。
他的朋友沙舟则是另一种中年人,他是中年人中的收敛锋芒者,安逸稳定的生活腐蚀了他进取的心,他对生活的态度也随之变得油滑和得过且过。
他的工作舒服、稳定,但日子过得清贫,温饱是刚刚好,但也看不到什么希望。离婚后,他骑个小电动车去接孩子,是最没面子的那个。
上班是紫砂壶里泡茶叶,在加上几粒枸杞,椅子的电动按摩功能一开,手机再开把麻将,这舒服得不像上班,倒像是休闲保健。
他的内心不是不想改变,就是需要有人推他一把,把他从这个舒适圈里提溜起来,扔到一个不舒适的环境里发发力。
剧中还有一个中年女性范例——烁冰。烁冰是女强人,强到让他人无法理解的极为少见的类型。
烁冰是个很特别的人,她在前半段的表现让人难以理解,在几次求婚、试婚纱被唐尘搪塞之后,她毁掉了唐尘的事业。
对于中年女性来说,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在感情和事业当中做选择。最佳生育年龄和职业上升期同时摆在眼前,大多数人都难以两全,有时候选了一个,就要放弃另一个。
她是唐尘的未婚妻,她的锐意和工作能力都在中年这个时机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老板将两封信摆在她面前——一份是辞职信,放弃工作,回去当个好老婆;一份是升职信,代表着她要升上公司高级客户经理,和既是未婚夫也是竞争对手的唐尘分手。
他们会怎么选?怎么解决?桃先小小地卖个关子。
《纵有疾风起》里塑造的这些别开生面的立体中年人其实共同揭示了一个问题:中年为什么要被定义?
中年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强求自己和媒体所定义的“中年人”一致?
人到中年,其实不应该有标准,因为人没有模板,“中年”本来就不应该被定义。
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是复杂的矛盾体,都需要自我和中年、生活和解。
引用《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名台词“救赎之道就在其中”,救赎之道,就在于自己和解。
和解之道的第一条:正视失败,勇敢争取。
唐尘的工作在遭遇烁冰的意外背叛之后,破产了。
失去一切的他颓唐了一段时间,但当他振作起来之后,还是鼓起勇气重新找到暔兴集团大老板请求他再给自己一个机会。
他去,也不是空手去,还是带了诚意和解决方案,他是真心知道希望渺茫,也是真心想要挽回这个客户。
这种直面错误的勇气,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坦然面对,维护了自己最后的体面,还在客户面前保留了尊严。
和解之道第二条:放下身段,寻找更多可能。
唐尘失去一切后打算创业,东拼西凑建立了一个小团队,也想方设法弄来了启动资金。
有人,有钱,有办公室,可就是没活儿。
这时候,是彻底放下尊严的沙舟站了出来,提出去跑网约车挣钱先开张。没过多久,他就意外接到了他们小公司开张的第一单。
如果不是沙舟拿出服务精神,率先豁出去跑滴滴,这小公司要何时才能等到天降第一单,还是个问题。
机遇有时候来得就是这么突然
面子和尊严固然重要,可这些不能拿来吃饭。放下身段,去寻找新的可能性同样重要。
和解之道第三条:看清自己,抓住机遇,对症下药。
唐尘新建立的公司没有庞大的资金和预算,打动别人的资本是直击人心的方案、周到的服务和个人魅力。
比如他们开张的第一位客户:谢立强,人称猪饲料大王。这是一位表面抠门,实则很有良心,就是不太会宣传自己的实业家。
他们先是小恩小惠引起他的兴趣,送了他一箱矿泉水,再是摸透他的企业,掌握他的性格,拿捏他的心理,一举推出一个很实在的方案。
再吊足对方的胃口,最后顺利签约,开张。
唐尘一直以来傍身的都是他的专业能力,但这份能力如何运用,遇到一个机遇能不能抓住,如何抓住,都是有讲究的。认清自己的优势,及时抓住新开拓的可能性,是与自己和解的开始。
不过,唐尘、沙舟和烁冰的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他们后面还会遇到什么样的案例,能否真正和自己中年和解?情感状态会如何变化,能否破镜重圆?都还是编剧给我们留下的谜,如果想要解开,还待各位感兴趣的观众自行去剧中体会和感受啦。
《纵有疾风起》的故事,轻松愉快的同时,其实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无论是中年人还是年轻人,每个人都能从唐尘烁冰一行人的故事中找到启发自己的点,愉快又有满满的收获感。推荐大家去观看。
设计/视觉:壮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