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星 > 正文

《流浪地球2》还是输了?但事实证明,这部电影的意义超乎想象

2023-02-03 06:58:02来源:腾讯网

文|令狐伯光

《流浪地球2》的票房终于破了30亿,这部中国硬科幻大片自从上映以来,舆论上面可以说掀起了起大的风潮。从官方到媒体,从业内人士到普通观众都是一边倒的好评。

这部电影拍得很好,3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观众一定要看片末彩蛋(一定要看,这关乎本片最大悬念),特效完全是好莱坞顶级大片的水准。怎么说呢,关键是现在好莱坞也没有这样的硬科幻史诗级大片。


(资料图)

《流浪地球2》的讨论已经是铺天盖地,但我相信很多观众仍然不是很清楚,《流浪地球2》对于中国电影工业、中国影视产业、中国流行文化和中国社会有多大的影响力?又将带来多大的意义?

答案就是大概有三步吧,第一步是建立中国自己的影视工业基本实现,并且已是亚洲第一;第二步建立中国文化产业链的成功探索,如果成功就能和好莱坞平起平坐,第三步才是现在有些网友讨论中国科幻走出去,以及新时代中国文化输出的那个终极命题。

4年过去了,《流浪地球》有多难得?我们看当时中国电影就知道了

关于《流浪地球》和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之前也写过很多次,这里就长话短说大概梳理一下,方便大家更容易理解。

8090年代张艺谋代表的第五代大导演是文艺片,和商业市场成熟商业电影产业不同,相反同时代的香港影视工业一度亚洲第一(和日本电影擅长不同领域),世界前三。

90年代末到2012年这十来年,华语大片基本上用之前内地电影模式拍大好河山,群演数量去撑场面。这个导演、编剧、服化道和动作指导等核心创作精英就是港台电影人。哪怕有内地导演和编剧一些主创,但主要创作精英还是港台为主。

2012年过后,内地电影市场随着徐峥《泰囧》票房腾飞,但港台影视工业在巅峰时代就落后好莱坞,9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展,又经历十多年发展的好莱坞数字特效工业碾压世界,同时韩国电影工业又发展起来。

港台电影人虽然有徐克等技术派,但港台影视工业和好莱坞影视工业不是一回事。他们的做法更多的像是在8090巅峰时代,以及2000年后合作旧有制作模式上,寻找好莱坞、韩国的数字特效公司去打补丁。

冯小刚是这个模式的重要推动者,冯小刚看了姜帝圭的《太极旗飘扬》大受震撼,《集结号》的导演、编剧和一些岗位是中方的,但特效制作团队,包括美术、爆破、后期特效等等重要制作就由韩国团队完成。

冯小刚后来的《1942》,直到2017年的《芳华》的战争戏都是这个模式。

当时华语大导演拍摄特效大片都是这个生产模式,又由于当时中国和美国关系不同,像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乌尔善的《寻龙诀》,香港导演郑保瑞的《西游记》,再到《捉妖记》等等,又用大量好莱坞团队。

全球化时代各国上下游产业链联合没啥问题,从大的方向硬要讲有两点吧。

第一点是当时中国影视工业更落后,好莱坞和韩国影视工业更发达,人家掌握行业高端的核心技术,落后国家请发达国家同行来做报价往往就比较高。

这时,肯定人会问为什么不让国内公司做?网友在这点上通常有个认知上的误区,那些年国产影视剧特效不行,立刻会有人反驳说某某好莱坞大片是中国特效公司做的,钱都给了小鲜肉——

这和很多实业一样,你做核心技术的研发,搭建全套产业链需要长期的投资,需要多个项目去投入,去积累等等,资本都是担心风险的没有多少公司有突破的勇气,大多数都是跟风的。

二是2012年后中国“流量经济”崛起,互联网等金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和外国关系不错)。那些年中国文化产业乱象相信不用赘述,现在都还在上演。

一无内忧,二无外患,那帮既得利益者活得非常滋润,他们哪里有突破旧有模式,革自己命的道理。所以当时影视剧动不动投资多少亿,外国人拿走一坨,这帮人拿走一坨,某些手段再拿走一坨,最后给制作的能有多少?

破天荒,开天辟地?《流浪地球》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不夸张

这时《流浪地球》走出了第一步,当然从中国电影发展它是继承吴京《战狼》系列的破局,但它全面突破和奠定了第一步:中国影视产业自主核心技术与全套工业产业链的建立。

导演郭帆团队因为投资不够,和《疯狂的外星人》的宁浩去找好莱坞特效公司,到被一线大咖拒绝,再到资金不够“空手套战狼”等等都不讲,这类事有多困难主创最清楚,不足为外人道哉。

《流浪地球》原著监制刘慈欣,制片人龚格尔、导演编剧郭帆和龚格尔、再到美术设计,

服化道,特效公司由国内像MOREVFX担任,只有在个别请了外国特效公司,大概是国内七成,国外三成,成功搭建全套中国影视工业产业链。

2017年吴京《战狼2》各方面是中国影视行业的一个标杆,破局者。你现在回过头去看,当时因为社会大环境的原因,两岸三地老派文化工作者与新崛起的流量经济媾和,把中国文化产业搞得乌烟瘴气的。

不过,这个时期试图走出第一步的团队并不少,也有老派团队,但主要还是内地青年新势力为主。比如电视剧老派团队是《琅琊榜》后的正午阳光,青年团队五元文化的《心理罪》《白夜追凶》将国产网剧带入美剧质感等等。

电影除了香港导演徐克和林超贤,内地导演陈思诚、乌尔善、管虎和宁浩等都算得上是在影视工业上有追求的。但如果论对于全套影视工业六边形战士的,国产剧迄今为止都是曹盾的《长安十二时辰》,电影也是同一年的《流浪地球》。

我当年看到《长安十二时辰》第一念头就是:我X,我们有世界顶级工业水平的国产剧,美术构图讲究了,光影镜头高级了、服化道还原了,配乐爆炸特效不五毛了,盔甲和兵器结合的动作设计摆脱香港武侠剧吊威压飞来飞去,拿刀剑划一下就死了。连长安城都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横店、象山等看腻了的场景了。

《流浪地球》也是同样的道理,而且硬科幻大片的工业难度还要更高。因为这个古装片是可以考据的,而科幻大片在中国是真正的平地起高楼,从无到有,限于篇幅第一部工业搭建不展细讲了。

你一查投资和同期六七亿的国产大片相比,便宜太多了。

一己之力世界顶级特效大片?很多人远远低估了《流浪地球2》

2020年疫情来袭,对于中国文化产业冲击严重,202年底刚放开没有想到《流浪地球2》就走出第二步:中国影视工业产业链彻底建立,向中国流行文化全产业链走出跨越的一步。

那么第二步和第一步有什么区别呢?这么说吧,《流浪地球1》只是围绕国内影视行业本身;《流浪地球2》则突破影视行业扩展到中国科学界、中国重工业、中国科技行业,中国影视院校等等。

第一部只是有个别专业顾问,但第二部科学顾问涵盖基础物理、天体物理、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等,他们参与构建长达20万字的世界观架构,还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社会科学设定。

重工业徐工集团提供设备早火了,它为《流浪地球2》先后投入42款61台主机设备、400多套零部件及车间道具、61套三维模型、319名工作人员等等。

科技公司傲鲨智能为《流浪地球2》提供了大量外骨骼;漫步者为电影提供了角色使用的耳机。同时那个刘德华,吴京变年轻的技术由影眸科技科支持。

以前这种高级技术肯定直接找外国公司做(第二部投资还高),要么引进外国先进设备。所以,有多少导演团队想到找国内的技术公司,再去花时间,心血精力整合这种上下游全套产业链呢?

《流浪地球2》背后各领域类似科技公司团队不计其数。可能很多人还是不理解这有什么意义。

一是从影视产业链本身角度来讲,专业团队提供的专业支持真的很棒

中国影视圈在影视工业上一直是找外人念经,“流量经济”时期因为生态各领域近亲繁殖还很严重。直到现在都有不少观众还是在看脸,看各种玩梗的乐子,更别说当时,但哪怕如此2017年的《抠图不自赏》是粗制滥造的一个分水岭。

这时,你看到《长安十二时辰》温陈华团队做的盔甲,你才发现我X,原来国内民间团队做铠甲既能还原历史,还有真实的高级质感,关键是还便宜。那国产影视剧钱花哪里去了呢?你稍稍了解就会发现。

比如又丑又难看又没有质感的服化道,你去查会发现尸位素餐的老辈垄断明显。

《流浪地球2》里各家专业公司做出来的专业道具,真的是完全碾压了影视行业团队。郭帆导演团队将这些实体行业变成了中国文化产业链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是中国影视行业的奇峰作品,没有一部能匹敌。

二是《流浪地球2》背后的各家实体行业,中国实体行业进步很快但文化产业一直太落后。

像《流浪地球2》里的徐工集团、傲鲨智能、漫步者,再到影眸科技科等等。这部电影后最表面的是打了个广告,实际上成功的文化产品带来的边际效应不可限量。有兴趣的可以去搜搜《星球大战》对于美国影视工业,还有美国实体产业文化产品带来的效应。

郭帆从影视院校找实习生编写成影视工业范本,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就不讲了。

10年,30年还是100年?《流浪地球2》注定名垂中国影史

你喜欢的优秀影视作品大势的时候,真的是任何后期物料都不愿错过。这里不讲那些磕CP,各种解读电影故事剧情和科幻科学的。从中国影视工业,中国文化产业链角度去看。当前中国文化的问题还是官方的那个定义准确:

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比如明明有《流浪地球》的成功,但电影主创团队,还有参与的各大企业都低估了《流浪地球2》出现,中国观众对于优秀的文化产品,延伸出来的文化商品,甚至带来的中国文化意识的热烈反响。

比如周边文化商品,国内除了个别动画和游戏,影视剧都没什么周边商品,业内外对于观众有多大的消费力也不清楚,一直把这个市场拱手让给外国IP。结果《流浪地球2》周边商品众筹1个月目标10万,观众表示你这瞧不起谁呐。短短1周突破1亿有余就截止。

虽然有同期电影票房争议的倒逼,但这说明了什么?《流浪地球2》产生世界顶级顶级文化IP的文化产业效应,这也就是所谓的第三步:新时代中国流行文化产业链全面建立,中国流行文化输出世界。

对内:《流浪地球》同类作品能让更多实体企业,成为中国流行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

对外:这些公司哪怕就联名做周边商品,像这次众筹完全低估观众对于成功IP文化商品的需求,徐工有小规模的模型在卖,耳机这种日常商品漫步者居然没考虑做周边;很多网友想要门框机器人,联名moss的摄像头,再到可能的“流浪地球”或者“刘慈欣宇宙”的主题公园等等。

大家仔细想想,如果我们出现5个、10个或更多《流浪地球》这种级别的文化IP,中国实体行业已经发生多次,到时肯定是先抢占外国文化IP已经占据的国内市场,再然后就是走向全世界。

那时自然就是文化输出了,不信看看迪士尼和环球是怎么做的。

标签: 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2 中国电影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