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星 > 正文

时间拉回13年前,那英对刀郎的点评,真的说错了吗?

2023-07-29 22:26:11来源:腾讯网

时间拉回13年前,那英对刀郎的点评,真的说错了吗?

太离谱了。

刀郎一首歌,直接把那英评论区冲了,如今已破500万条评论。


(资料图片)

同样的,杨坤、汪峰也跟着遭殃。

这场闹剧,终究是跑偏了。

首先,是歌词意思跑偏了。

听了《罗刹海市》,也仔细看了这首歌的歌词,能听出讽刺,但确实是看不出在讽刺那英、杨坤、汪峰等人。

网友们过分解读的背后,其实是对蒲松龄短篇小说《罗刹海市》的认识不足。

其内容讲的本来就是一种讽刺,一个审美颠倒,秩序混乱的地方,越是丑陋的人越是能得到更高的名利。

只是,刀郎将这本小说中的世界观运用到了歌中,就产生了不必要的误会。

可以说他是一种讽刺,但如果将这种讽刺针对到具体某个人身上,就拉低了刀郎的格局,以及这首歌的意义。

讽刺意味浓,但刀郎更多将这种讽刺放在整体的社会现象上,而非所谓的私人恩怨上。

以他这么多年来的低调,以及当年的默默隐退,压根就不是高调讽刺的做派。

否则,在当年炙手可热时就已经回击了,何必要等到现在?

显然,比起讽刺个人,讽刺当下现象更具有深度与意义。

其次,是歌曲的意义跑偏了。

一首作品的火,靠得应该是作品本身的内涵与高质量,而不是靠撕X、拉踩、网暴。

以刀郎的性格,相信他创作《罗刹海市》的初衷并非是靠最不体面的方式来炒作自己,更不会无聊到把自己辛辛苦苦创作的歌曲,与恩怨挂钩。

因为以这样方式的爆火,既不会长久,还会拉低自己的档次与格局,玩不好,还会引火上身。

歌曲是用来欣赏的,而不是用来引战的,如果音乐作品的讨论已经脱离了歌曲本身的意义,进而演变成攻击与网暴他人的“凶器”,其实,歌曲就已经失去了本身存在的意义,歌手的创作也是失败的。

rap为什么出圈,又为什么被抵制?

rapper为什么走红,又为什么快速陨落?

说唱圈为什么渐渐地开始与负能量挂钩?

因为,太多的rap带着攻击性与辱骂,失去了本身歌曲的意义。

太多的rapper借着说唱的名义满嘴屎尿屁泄私愤,甚至离不开票子、房子、女人,进而演变成互相谩骂。

实际上,rap的出现就是街头文化,可以宣泄自己的不满,可以带着讽刺,但落点终究要回归到音乐之上,而不是互相攻击。

事实证明,脱离本质的rap,终究不被认可,也登不了大雅之堂。

想要走得远,还得回归到音乐上,而不是谩骂上。

显然,《罗刹海市》的讨论角度已经跑偏,成为大众眼中的顶级内涵代表作,就意味着失去了原本的价值。

同时,卷入风波中的演唱者刀郎,看似赢了,实则输了。

歌曲,脱离了本质意义。

创造者,卷入漩涡。

这场闹剧的底色,是悲哀的。

最后,是网友跟着跑偏了。

歌意,带着暗讽,但更多是一种对以丑为美,以及笑贫不笑娼的现象的暗讽。

结果,却被网友们解读成私人恩怨的复仇。

如今的局面很是尴尬,刀郎隐身,那英等人被骂,而这种局面又是谁想看到的呢?

从被骂那几位的评论区也能看出,这场闹剧完全是网友们的一场狂欢。

网友们看似为刀郎出气了,实则是把自己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

看不惯那英等人对刀郎的评价,进而去网暴他人,自己不也变成了施暴者?

更可怕的是断章取义的跟风黑,表面是替弱者出头,对正义的渴望,以及对权威的质疑。

可是实际上,成了霸凌者的共犯。

那英真的有说过“听刀郎的歌都是农民”这句话吗?

翻看了当年的现场视频,那英压根就没有说过这句话,再翻看当年媒体对这件事情的报道,仅仅是媒体人自己的解读,然后将矛头指向了那英,实际上报道中压根没有那英说这句话的视频或图片。

可以说,那英是被当年媒体误伤的,这件事也一直拉低着她的口碑与路人缘,其官方歌迷也早在2017年就澄清了这件事。

包括刀郎本人也表示,没有从那英本人口中听到这句话,就是媒体人的空穴来风。

可悲的是,刀郎自己很清醒,吃瓜者却不淡定了,至今还拿着被刀郎否认的事情,来帮他打抱不平,再次误伤那英,让这段本就紧张的关系变得更加不体面。

刀郎的事情能引起共情,再正常不过,但共情的前提是要有独立的判断力,以免成为施暴者。

如果把时间拉回到13年前,再看那英对刀郎的评价,她真的说错了吗?

其实,也未必。

看了当年那英对刀郎的点评,犀利,但也未必全错。

刀郎的歌虽火,但确实算不上高雅,尤其是那一首《情人》。

歌词比较露骨,整体表达比较直接,这也是那英所说的审美不足。

其次,那英说作品的销量不代表作品的好坏,在外行人看来这是那英对刀郎的嫉妒,但是以内行人的眼光看,那英说的并没错。

李荣浩也曾说过,自己火的那几首歌都是自己不喜欢的,而且很俗,俗不可耐。

反而,没有火起来的歌才是他的爱,也是一位音乐人的能力体现。

不光他这样认为,丁太升也曾如此点评。

在《乌梅子酱》爆火网络时,丁太升就曾吐槽过这首歌。

同样的,郑钧也曾点评过网络热门歌曲。

没听前被身边人各种安利,听了之后完全按捺不住内心的吐槽之意。

可见,普通听众与专业音乐人的审美是不同的。

大众喜欢的歌曲,与音乐人喜欢的歌曲也是不同的。

站在大众眼中,刀郎与李荣浩的歌曲好听、好唱、通俗易懂,但是,站在专业音乐人角度,这些火起来的歌曲,并代表不了专业水平。

火,不意味着水平高。

这不光是音乐圈的共识,也是电影圈的共识。

吴京就曾说过,票房高不代表水平高。

这也确实如此,吴京的导演水平能超过张艺谋吗?

显然,水平并不在同一高度,但耐不住他票房高,观众愿意买账。

这就像流量小鲜肉,有千万粉丝追随,有各大品牌邀约,还有众多一线资源,但这些能代表他演技好,专业素养高吗?

显然,并不能。

销量确实不等于实力,那英说的并没有错。

错就错在,表达不清。

明明是一场专业点评,却被那英变成了抨击会,态度强硬,不懂婉转,更不懂如何一针见血且有说服力的点出问题所在。

她是个优秀的歌者,但不是个优秀的点评家,这才造成了后面的误会。

也正是因为她这样心直口快的表达方式,这么多年来给自己带来诸多麻烦与争议。

其次,没有做到相应的尊重。

刀郎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受众群体,他能从草根逆袭成功,能在众多音乐人中脱颖而出,能做到被听众喜欢并记住,这就是他的本事。

甭管,作品高不高雅,词写得优不优美,曲编得够不够深度,当刀郎这个名字被千千万万个听众记住时,就证明他的能力与魅力。

作为专业的音乐人,尤其是身带责任的音乐人,更应该学会尊重与理解,在不让任何一个优秀音乐人埋没的同时,也应该让一位认真搞创作的歌手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赶尽杀绝,一盘否定,词不达意,既显得自己不够专业,又显得小肚鸡肠。

说得没错与说得好听是两码事,这一点,那英还得多多学习。

但总得看来,刀郎的新歌没问题,那英的误会也终究是误会,只是情商害了自己,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离不开网友们的八卦心理与盲目正义。

讨厌施暴者,结果却变成了施暴者,这场彻底跑偏的闹剧,也真实的反应了当下网络环境。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