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取代“活人”成内娱主流,当年说真话的明星,如今一个不剩?
2023-09-08 20:19:46来源:腾讯网
人设取代“活人”成内娱主流,当年说真话的明星,如今一个不剩?
最近内娱闹出的一大乌龙事件:
(相关资料图)
胡歌退圈。
你应该很难相信吧。
才四十出头,男演员的黄金年龄,正是打拼的时候。
出道以来人气极佳,其中《仙剑》系列+《琅琊榜》更是在两个时代都火到出圈,是不少人的童年滤镜。
很少参加综艺和曝光,几乎没有什么负面新闻。
有什么理由要退圈?
很快,胡歌亲自澄清了。
那网友应该“虚惊一场”才对。
可这次放出的话,却没那么容易收回,风评也开始掉转。
胡歌没想到这次会进退两难。
问题到底出在哪?
01
一切的起因是胡歌在8月21日突然发了微博。
如果我未来五年不拍戏……
引发了网友对他想退圈的猜测。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冲上了热搜。
也让他收获了不少网友的惋惜。
正如Sir前边所说他的种种buff和优势,微博评论下,激动、心疼、调侃之类的情绪比比皆是。
大部分都是不舍。
但神奇的操作来了。
就在第二天,胡歌的微博却照常发了营业广告,无缝切换,引得不少网友调侃。
果然过了几天,胡歌在新片《不虚此行》的发布会上,回应了这个风波,说自己经常会自我矛盾。
又让这件事,在不少网友眼里,变成了新片的营销手段。
好嘛,那可以消停些了?
还没有完。
就在热度还没散去之前,胡歌又发了一张自拍,照片里的他不修边幅,满脸沧桑疲惫。
并且配文是:尽量保持冷静,对不起好多人,希望对得起短暂的一生……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猜不透的网友,干脆不猜了,直接改成嘲讽。
发风景图,网友问“又怎么了大小姐”。
胡歌自己还下场回怼了。
果不其然,再度登上热搜。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
经历了过山车心态的路人网友逐渐被更资深的胡歌粉丝科普,这种间歇性emo或者拧巴的状态,就是胡歌的真实生活。
甚至不少人也因此把胡歌的行为标榜成“内娱活人”。
然而矛盾同时也出现了。
过去大家纷纷抱怨内娱没活人。
可是真的有活人的时候,说法又变成了:
“没必要和明星共情。”
所以说,“活人”的标准是能够真实、有趣。
但又不能有普通人真实的困惑、情绪和缺点。
胡歌发现自己卡在了某个尴尬的位置。
一边,他不满足于做一个偶像,试图走出舒适圈,让观众接纳他非偶像的一面。
另一边,他又尚未能找到一个非偶像的支点,让观众摆脱过去的眼光。
胡歌早就开始转型。
但无论是《南方车站的聚会》这样的文艺片,还是《县委大院》这样的正剧,胡歌都没有赢得他在偶像剧中那样的肯定。
胡歌有他高品质的追求。
两部令人瞩目的片——《独自上场》中饰演李娜丈夫姜山,可这部电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天日;墨镜王的《繁花》,也不知道要等多久。
现在的胡歌,正在转型的虚弱期。
上不上,下不下。
进也不行,退也不行。
可能连他也没料到,对路人缘一向良好的他,大众也逐渐有点失去耐心了。
当然Sir无法为胡歌规划事业发展。
而是在这样一个乌龙事件中。
娱乐圈的残酷,不仅有弱肉强食的背景比拼,就连大众的要求,也逐渐变得严苛。
02
内娱没有活人这个事情,Sir已经说过很多次了。
不论是早年微博刚兴起时,把微博当作朋友圈发的各路明星,还是公众人物在各平台大胆发声的场景。
在当下的娱乐圈都已极少见到。
原因已经无需赘述。
活人发声,已经被归为了某种“不明智”的行为,被意外暴露的真实,除了影响商业价值,更重要的是容易因知名度意外在公众舆论场中出现“议题设置”的现象。
不论是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还是商业风险的角度……
都是不可控的。
为此内娱搪塞出了不少名词,比如“占用公共资源”来进行批驳。
更有趣的是,在意识到没有“活人”发声的弊端后,连“真实”也被打造成了一种设定,成为娱乐的一环。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大胆”“率真”和“憨直”等标签傍身的公众人物,各种在内娱凹造型。
人设,取代了“活人”,成为了內娱的主流。
但当你开始聊一个人占用公共资源的时候,背后暗含的潜台词就是:
作为公众人物,占用公共资源的发声,就必须是有理由的。
那对于明星艺人来说,什么叫有正当理由呢?
抛开正能量、主旋律的宣传,最主要的是,符合身份人设的行为。
比如偶像,应该娱乐粉丝,各种互动,路透,宣传,营销……维护粉丝的情绪价值与情感回报。
在数据上做到极致,有了吉尼斯纪录。
比如艺人,应该出现的是作品,更扩大一些,是对行业中扮演身份(编导演之类)功能的呈现。
做符合艺人的工作。
而且现在的明星微博,名义上是个人号,实质上已经是公司的官方号,负责发布消息、商业合作。
而这个舆论场,是一个有法则的黑暗森林。
所有的发声,都有着既定的方式,按方法来,你好我好大家好,每个人都躲起来静悄悄地活着。
但如果不按方法来,就注定暴露,注定是被群起而攻之。
这种有意塑造的舆论状况,也是网友对胡歌这类发声的揶揄,最聚焦的地方:
作为公众人物,作为艺人,如果说是新片营销,给合作方打广告,在商言商,无可厚非。
但如果是真实想法,那就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韪”。
是妥妥的“占用公共资源”。
因此回到胡歌这件事上,他八月底的所有微博中,那条商业广告,可能才属于“正常”。
除此之外的所有表达,都游走在“艺人”的身份之外。
他的矫情、拧巴、内耗、纠结。
可以看作是艺人自身情绪化呈现。
不职业,但很真实。
但也很容易被看做是,团队为了夯实人设,面对粉丝亲切互动,可能是为了新片宣传的纯纯商业行为。
很职业,但又很无趣。
更难以避免的是,就是会被路人或者局外人从各种角度揶揄,评判,恶意揣度,甚至给人挖坟起底。
扣上各种帽子,且因阶层差异,收入差距,又成为各种愤怒发泄的对象。
Sir都理解。
可这正常么?
这当然不正常。
也是大部分网友会觉得好像不太对,但是又说不清楚的这层模糊感的来源。
他有资格说,但为什么又觉得矫情;看不惯他的矫情,为什么又觉得他有自由;他的这份自由到底有没有边界……
可被框定的舆论规范,让大家卯足了劲儿对着艺人责任输出的时候,都会泛起一个疑惑:
规范背后,是什么?
但那个藏在幕后的东西,才是艺人必须做假人的原因。
03
所谓艺人,艺是主要的,但更关键的,是人。
贩卖人设当然是这个娱乐经济很重要的一环,但这一环带来的副产品,已经需要引起重视。
那个副产品,叫公众人物。
或者用当下最流行的词,叫做“嘴替”。
在演艺圈运转逻辑是:先通过作品获取知名度,再通过知名度转化成更多营收。
因为知名度也是一种资产,也需要持续维护,而公众人物的维护知名度的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发声”。
不论是为了边缘群体,还是底层民众,或者是社会不公,公众人物从来都是现代社会治理与监督的重要参与者。
因为发声,所以获得支持,再助力于普通人对公众人物本身的支持。
一个正循环。
这也是为什么欧美日韩,都极为重视社交媒体的影响力。
不论他们是艺人,网红,还是其他领域的成功人士。
他们在利用影响力营业的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者缺一不可。
比如好莱坞韩裔演员吴珊卓在匹兹堡街头举行的“停止仇恨亚裔”集会发表演讲。
比如2018年戛纳电影节艺人们呼吁男女同工同酬。
胡歌说“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
我们不知道这有意义的事具体事什么。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内娱明星能做的事是被圈死的。
他们能够做的,仅仅是卖艺,贩卖个人生活八卦。
再严肃一点的问题?
轻则“不务正业”。
重则“夹带私货、戏子误国”。
于是我们能看到的明星无外乎两种。
要么是还在台上赚钱的。
要么是因为捞钱出了事的。
我们无法看到“活人”。
也很难看到具备基本担当的“社会人”。
这就是内娱先天不足,始终矮人一头的原因。
也是哪怕如胡歌这样,还算努力,相对没有太大负面的明星艺人,在公众舆论中,也依然会遇到的门槛。
Sir再拿相对熟悉的港星们举例子。
在网友回忆那个年代香港艺人们还敢于在综艺节目中“口出狂言”,聚焦于那些八卦绯闻的时候。
忽视的,是艺人们也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
小到社区公共服务,给底层民众送温暖。
大到为公义发声,上街游行,义演赈灾。
就这,他们比起当下那些档期排满的国内艺人们,不论是收入还是自由,都远远不及。
所以回到开始的那个问题。
当艺人的权责界限不够清晰的时候,就必须回答他们又是以什么身份来发声的?
角色?艺人?明星?公众人物?还是普通人?
不同的身份,有着不同的舆论场,宽容度。
只可惜,有人都试图把它们混淆在一起,层层包裹,然后打包递给大众。
更可惜的是,大部分人也被规训地只会盯着那些许污点,磨牙吮血。
完全忽视了。
那只递给大众的手,藏着一颗和稀泥的心。
纷繁的身份之下,大家看不到真正的人。
或者说,大家已经不相信那是一个真正的人。
而这种不信任。
恐怕才是内娱、舆论场,乃至更广大的范围的社会讨论中。
躲不开,必将面对的难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