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星 > 正文

每日焦点!他一开腔,炸裂

2022-11-29 21:59:05来源:腾讯网

作者 | 李博洋

黑豹乐队的前辈们一定想不到,成立30多年之后,他们在年轻群体中再次破圈,会是依靠最新一任主唱的戏腔。


(资料图片)

去年,在综艺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中,张淇凭借《悟空》中惊艳的戏曲功底声名大噪。今年10月,他再次挑战颇具难度的戏腔,和萧敬腾一起翻唱了《武家坡2021》,有网友评论说,极富情感的老生唱腔甚至让经典“渣男”薛平贵都显得没有那么面目可憎了。

“老生腔居然也能这么好听,谢谢张淇带我领略京剧之美。”这是许多听众的感受。也正因如此,黑豹乐队似乎又一夜之间在年轻人中重拾了一种时尚观感。人们想起它的时候,不再是几十年不变的《无地自容》。

戏曲通过某种改造介入潮流,并由前卫又充满活力的年轻一代歌手之口唱出,俨然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许多人发现,原来传统戏曲离我们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远。而在“短视频配乐”占据流行视听的当下,更让人们感受到,荒芜的原野中不时还能遇到一枝鲜艳的花。

过去被称为“国粹”,属于“爷爷的快乐”的、令人敬而远之的传统戏曲,究竟有何种魅力,能够俘获眼界开阔、口味刁钻的当代年轻人的青眼呢?

01

戏腔,炸裂

“踏碎灵霄,放肆桀骜……”

“霄”字一出,高亢悠长的戏腔在瞬间冲破了所有的束缚,将《悟空》这首歌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桀骜不驯的孙大圣和舞台上红衣黑袍的演唱者融为了一体。

这是张淇在去年的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上贡献的视听盛宴。

作为以离经叛道闻名的黑豹乐队的现任主唱,张淇受到家庭的影响对京剧有很大的兴趣,在老生唱法上也深有钻研。在《悟空》的编曲阶段,他就主动提出融入更多的京剧唱腔,最终也凭借其京剧功底为这首歌带来了点睛之笔。

结果,无论是力压其他“哥哥”的人气榜单,还是各大平台热闹的评论区,都说明着这次颇具戏曲韵味的翻唱成功俘获了年轻听众的心。

张淇

不得不说,黑豹这个曾经代表了中国摇滚音乐最前沿的乐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如此之高的人气了。摇滚乐在中国兴起于1980年代末,鼎盛于1990年代,在历史传统与社会规则面前,它的姿态都是“放肆桀骜”的。不成想,数十年后,摇滚人会以最为传统的戏曲功夫,在潮流中再现高光。

另一个例子是上海戏剧学院416宿舍几个女生的“原地成团,瞬间出道”。以边靖婷为代表的“416女团”自去年以来持续在视频平台上更新戏腔歌曲,一大票粉丝纷纷感慨“不愧是专业队亲自下凡”。

如今的边靖婷已经从上戏毕业正式加入地方京剧院。粉丝们用戏曲界更常见的“边老板”来称呼她,对她的关注也从最初的戏腔变成了京剧《望儿楼》。 

多年前的《中国好声音》,以无端制造高音的手法吸足眼球。如今看来,它也是物质时代人们寻求各种新鲜刺激的一种表现,这些刺激都会因为高频重复而被迅速厌烦、抛弃。

而今天,戏腔,一种在流行音乐中模仿传统戏曲唱腔的表现方式,则通过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断扩张和巩固。

《赤伶》《探窗》《万疆》……现在,无论哪个歌手唱上一段都能够博得满堂彩,其中的戏腔让人直呼头皮发麻。

这样的融合并非最近才发生的,在歌曲中加入戏曲元素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八九十年代的华语流行乐坛还保留着民族唱法,而民族声乐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扎根于传统戏曲当中,二者的唱法可以说是相通的。当时大量的原创作品都想要借鉴民间元素,因而非常自然地从戏曲中汲取营养。比如,《我们是黄河泰山》模仿了河南豫剧腔型,《北京是故乡》则深谙京剧的门道。

很多歌唱家级别的艺术家都或多或少受过严谨的民族声乐训练,甚至他们本身就是传统戏曲演员出身,比如歌唱家李谷一舞台生涯的开启就源于湖南花鼓戏。

1990年春晚,李谷一演唱的《前门情思大碗茶》带有浓厚的北京琴书韵味,这首歌曲的配乐同样是对传统戏曲的仿用,那就是电子合成器模拟的三弦和琵琶。

这类亦戏亦歌的作品在当时风靡全国,传统戏曲的基因仿佛刻在了每个人的血脉当中。

随着新千年的到来,21世纪初的华语流行歌手同样在进行着类似的尝试。

周杰伦以中国风的曲调火遍两岸三地,在《霍元甲》中亲自模仿旦角的小嗓唱着“小城里,岁月流过去”。陶喆《Susan说》的内容和歌名一样中西结合,化用了《苏三起解》的“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可以发现,最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戏曲为流行音乐增添了文化的底蕴。

等到2012年的春晚,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让单独的“戏腔”概念更为突出。扮相搭配唱腔能够以一种强烈的反差感最快地抓住听众的耳朵,用男声模仿小嗓唱戏腔的时候,这种从低沉到高潮的反差感则会更上一层楼。

看到《新贵妃醉酒》中的“新”字,也会让人对原版的《贵妃醉酒》感兴趣,找来听一听京剧到底是什么样子。

如果说传统戏曲偶尔给人以年代久远、曲高和寡之感,戏腔在流行音乐中的出现更能接到地气。

自媒体的发达让更多的国风戏腔歌曲出现在大众的视线当中,数量激增的同时有着一种必然的趋势,传统戏曲一直流淌在中国人的心中。

上两个世纪的流行文化——戏曲,通过戏腔在这个时代重新活跃起来。

02

悄然新生

正如《中国好声音》被人们迅速遗忘一样,当下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声音”,最终都会被证明为短暂停留的时光过客,归根到底,如果创作者只追求“刺激”与“迎合”,那么将缺乏与中国人的文化特质真正共鸣的能力,称不上“好声音”。

而戏曲当中那种萃合了中国艺术与文化性格的气质,可能会在时代中蛰伏,但也可能随时被唤醒,一直流淌不绝。无论是幽幽诉说,还是高亢咏叹、热烈抒情,因为它嵌入到历史过程当中,也与故事发展本身若合符节,因此戏腔内含的感情,就有一种久经考验的合理性。

戏腔,在今天便也成为了年轻人重新了解传统戏曲的一个契机。

韦书在小时候就跟着姥姥听黄梅戏,当时甚至分不清是黄梅还是红梅,咿咿呀呀地说着自己喜欢“红梅戏”,开始对“戏”产生了最初的印象。

但是她真正接触的确是因为李玉刚。

那时韦书正在读初中,对音乐到了痴迷的程度。如果月考成绩考得好,她就会向家长申请晚上在家里的诊所唱歌,有时甚至会对着电脑通宵录歌。

听到李玉刚的歌曲之后,让她对小时就听过的戏再度燃起了兴趣。搭配好的旋律、歌词、故事、演唱,戏腔让一首歌亮了起来。韦书记得自己“当时真的很努力地跟着歌曲模仿”。

舞台上的李玉刚

林盈同样受家人影响从小听戏,小学时跟着校本课程学唱京剧,目前是北京某高校京剧社的负责人。不过由于平时听京剧比较多,她直到大学参与“戏曲流行化”课题调研时才接触到了戏腔。

为了完成调研,林盈在短期内听了不下百首融入戏腔的古风歌曲。有些戏腔是印象化的东西,她能听出来词曲作者完全没有学过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戏腔的唱法再辅以器乐拉满的配奏,能够直接将这首歌推向副歌高潮点,很容易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京剧社的日常活动当中,林盈也注意有同学正是出于戏腔的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京剧。她在上学校的声乐技术课时也发现,随着融入戏腔的古风歌曲的流行,本身就喜欢唱歌的同学更想通过学习京剧来“征服”戏腔,以达到真正“炸场子”的效果。

不仅是上课的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授课的老师同样感觉这几年对戏曲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多,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流行当中缀有的传统。

女高音歌唱家郝丹丹师从金铁霖教授,是金氏唱法的传承人,这种典型的民族唱法与当下的流行音乐之间还是有比较远的距离。她同时也涉猎戏歌,一首《中华情韵》,因为加入了戏剧唱腔,而产生余音绕梁、袅袅不绝的欣赏体验。

女高音歌唱家郝丹丹

郝丹丹同时也是一名音乐教师,负责中国声乐艺术及鉴赏、中国民歌赏析的授课。她告诉南风窗,在学期初,她都会在课堂上调查大学生们对于民间音乐的了解。

几年前刚开课的时候,60人的班级只有不超过5个,甚至只有一两位同学能说出几个代表人物的名字。现在再做同样的调查时,她就发现具有初步了解的学生人数已经占到将近一半。

她认为这和流行音乐对戏曲等传统的创新不无关系。在课堂展示的环节当中,同样有很多学生主动选择了京剧、黄梅戏、越剧等传统戏曲作为调研对象。

戏腔的确不能等同于戏曲唱腔,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技术壁垒”,在网上搜索也能看到不少教戏腔的视频。如果想要掌握戏腔,需要一定的练习时长。

因而在一首本没有抱有过多期待的流行歌曲当中,戏腔的运用往往会给人以技巧上的冲击,尤其当冲击又来自于从小就听闻的“戏”的时候,这种反差感会更加强烈。

年轻的听众对这种反差感也抱有很大期待的。随意在b站上点开一首融入戏腔的歌曲视频,只要看到飘过“前方高能”“核能预警”的弹幕,就能知道戏腔即在不远处。如果戏腔的发挥没有达到预期,弹幕则会建议歌手分开录制以免气息不足。

不但很多年轻人在唱,还有很多年轻人有能力评价,这在过去数十年的潮流文化发展过程里,是“从来未有事”。

03

年轻人竟然入门了

戏腔并不等于真正的戏曲唱腔,它的谱曲无需按照传统戏曲的“依字行腔”规律,咬字发音也和传统音韵没有必然联系。

戏腔模仿戏曲唱腔,能让听众对戏曲迅速产生印象,吸引一部分人去探究传统戏曲到底什么样。只是在通过戏腔入门传统戏曲之后,也会因为传统戏曲远离戏腔。

电影《梅兰芳》剧照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副教授江棘认为,戏腔的拥趸和戏曲的拥趸之间的交集并不深,戏腔歌曲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但是好的戏腔理应是带有戏曲韵味感的。

江棘是一名80后,和同胞姐妹一起唱着越剧的女小生长大,如今从事专业的传统戏曲研究也已达十数年。在传统戏曲之外,她从小也一直在听戏歌、京歌等融合了戏曲元素的流行音乐。

她说,在八九十年代的春晚上,这类表演也并不少见,戏曲演员到流行歌手的跨界也不少,比如歌手屠洪刚。

年轻一代对屠洪刚的的印象,也许来自于KTV常备曲目《精忠报国》,“马蹄南去人北望”的词曲气势如虹,乍听起来和戏曲没有什么关系。在江棘看来,如果将戏曲韵味作为评判戏腔好坏的标准,《精忠报国》《霸王别姬》虽然都是流行音乐,咬字归韵其实都有戏的感觉。“相比一些单纯模仿的歌曲,他的《霸王别姬》听起来戏味浓多了。”

今年6月,在河南卫视的策划下,年过五旬的屠洪刚录制了歌曲版《定军山》,其中穿插了原版京剧的唱段,让网友直呼“如听仙乐耳暂明”。这首歌也让人意外地发现原来屠洪刚是京剧出身,曾经认认真真唱了七年的花脸,唱念作打、手眼身法全都在线。

这支视频也在b站的“热一”位置挂了两天,两三千人都在同步观看,排在前列的热评还在期待播放量能再涨一涨。

一些年轻人从类似对屠洪刚的再认识这样的过程里,感觉到仅仅是了解,尚不过瘾,由此便主动亲近了传统戏曲。而这种效果,是一些对流行融入戏腔持反对态度的“戏曲原教旨主义者”们所不能料想的,也是他们无法做到的。

比如韦书,就发现融合了戏腔的流行歌曲不再像之前那样吸引自己。

“传统戏曲的吐字是非常完整的,每句听起来都是一种珠圆玉润的感觉,就像大珠小珠落玉盘,很圆很亮。如果用流行唱法模仿戏曲唱腔的话,会明显地发现发音并不完整,尾音留有一点点的沙哑。”

对现在的韦书而言,讲着杨家将四郎探母故事的《坐宫》是她的心头好,梁谷音、计镇华版的昆曲《烂柯山》也让她直呼过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韦书对各种唱段如数家珍,提到哪段都可以唱上几句。

林盈也非常理解这样的状态。因为戏腔来到京剧社的同学,如果喜欢古风音乐但不想上台表演,来了几次之后就不会再来了。借由戏腔进入京剧的审美体系之后,就会发现戏腔模仿的传统戏曲风格不定,传唱度较高的戏腔更多是歌曲化的风格。

“京剧能打动你的那个点,戏腔已经不能提供给你了。”戏腔和戏曲的支持者在短暂同行之后总会分开,各自回到更喜欢的领域当中,二者在多数情况下走的也是各自发展的路线。

但是她并不觉得这会构成一个问题,与之相对的,发展戏迷可能才是需要关注的事情,就像综艺《声入人心》让她走进剧院去听音乐剧一样。

林盈所在京剧社的指导老师来自北京京剧院,她已经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剧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全部是戏腔的功劳。只是戏腔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京剧社,甚至进入京剧院听戏,就已经完成了入门的使命,不必奢求过多。

北京京剧院演出现场

韦书现在虽然更喜欢看专业戏曲演员的表演,依然会唱李玉刚的很多歌,戏腔也没有彻底退出她的生活。

除了《新贵妃醉酒》《清明上河图》和《嫦娥》这种比较久远的,用韦书夸张的说法,去年火爆出圈让李玉刚重返公众视野的《万疆》,她也听了大概一万遍。

韦书平时也会尝试自己编曲,在这一过程中不得不承认嗓音的变化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有需要她也会考虑将戏腔放到未来的歌曲当中。

(文中韦书、林盈为化名)

编辑 | 莫奈

排版 | 茜雯

关注南风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标签: 黑豹乐队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