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星 > 正文

今日热议:《县委大院》:让吕青山满头包的光明县,为何梅晓歌就能治理好?

2022-12-27 14:54:23来源:腾讯网

电视剧《县委大院》已经收官。但该剧中的许多人物和剧情细节,却值得我们再三品味。


(资料图片)

大家在追剧过程中,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落后的光明县,各项工作都是老大难,愁得前任县委书记吕青山头发都白了,整天一张苦哈哈的脸。

但为何梅晓歌担任县委书记以后,光明县就逐渐由落后县跃升为富裕文明县呢?

梅晓歌比吕青山强在哪儿?

换句话说,梅晓歌这个人物身上,有哪些难能可贵的品质?

01 梅晓歌一身正气,不怕得罪人;一心为民,有长远眼光。

吕青山是个“老好人”书记,干工作勤勤恳恳,每天为了县里的大小事情,皱着个眉头,心事重重。

但他做事没有魄力,不敢得罪人。

例如,光明县为开发湖滨旅游项目,拆迁工作早就提上日程了。

但因为以前任县委书记周良顺为代表的一批老干部或新干部,都在湖滨有房子,所以,吕青山就畏缩了,导致拆迁工作半途停顿。

所谓“上行下效”,县委书记作为一把手,他的所作所为,全县干部和群众都看着呢。

李来有、李保平、曹建林和刘亚军那次聚在一起喝酒,就说到了这个问题。

他们的言语中,对吕青山的胆子和魄力,都颇不以为然。

有“民间纪检委”之称的退休中医老邱,为什么一直拒绝拆迁,做钉子户?

是他不讲理吗?

并不是。

不知大家看剧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前任县委书记周良顺,主动搬出了湖滨的住处,支持拆迁。县媒体报道过这件事后,老邱立即对老伴说,咱们搬家!

吕青山是因为自己反正要调走了,也不怕得罪光明县的人了,这才主动去找周良顺谈心,说动他主动搬迁。

可以说是临到最后,才勇敢了一次。

像吕青山这样的官,虽然看似很勤政,洁身自好,但他是个没有作为的庸才,这样的官,能让大家赞颂的,也就只剩下“人品”二字了。

但梅晓歌则不然。

就拿整治光明县的工业和农业污染问题来说。

梅晓歌上不怕得罪市长马广群,中不怕得罪县长艾鲜枝,下不怕得罪那些工厂工人和老板,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狠抓环保,力求还光明县的百姓一片没有污染的蓝天碧水。

晓歌书记抓环保的态度是不容置疑、斩钉截铁的。

这一点,光明县的乡干部和老百姓不理解。

老百姓首先考虑的是穿衣吃饭问题,至于污染的严重性,只有他们自己深受其害,健康和生命受到了损害,才会去想一想。

乡干部也不理解。因为以往整治环保,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严查的风头一过,那些企业就该开业还是开业,该不上环保设备还是不上,即使勉强购入了环保设备,他们也会只在上面检查时再打开。

因为乡干部首先要保证自己乡里的百姓有活干,有钱花,他们也顾不上考虑污染的严重性。

不仅乡干部不理解,就连艾鲜枝这样能干的县长,也不理解梅晓歌的做法。认为他做事有些激进和严厉了。

一味追求效益和数字的马市长,更是对梅晓歌为了整治环保,彻底关停一大批厂子的做法颇有微词。

马市长对艾鲜枝说,晓歌做事太急躁了,环保要抓,经济效益也要追求嘛。

梅晓歌的大学学长,九原县的县委书记曹立新,更是不认同晓歌的做法。

在曹立新的眼里,政绩是第一位的,环保可以靠后。

这么多人都不理解梅书记,他为什么能够一直坚持呢?

一是他具有长远眼光,不像某些干部群众那样短视,知道整治污染,可能会导致一时之痛,但对于百姓的未来和下一代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利国利民。

二是他能充分领会和把握上面的精神,知道中央重拳出击抓环保的决心和力度,这个大方向是正确的。

远的不说,我现居的城市,是一个重工业城市,记得我刚来这个城市时,空气污染很厉害,空气里粉尘和化工异味很大。

天空都是灰蒙蒙的。

但近几年关停或搬迁、整改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以后,空气质量好多了,也能见到蓝天白云了。

所以,梅晓歌不惜得罪上下级和同僚,坚持做正确的事,是有魄力和眼光的表现。

02 梅晓歌为政不摆花架子,干实事,真干事,切实帮光明县百姓找到了新的致富路子。

梅晓歌一到任,就开始配合吕青山,解决拆迁钉子户的问题,还大力推进迁坟工作。

自从吕青山调走,梅晓歌就任县委书记后,他更是大刀阔斧地开干了。

先是和艾县长一起,通力合作,拿下了省农业厅的专项拨款五千万,将位于光明县原平乡的奶牛场发展壮大。

而且还及时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解决了奶牛场面临的舆情危机。

听了原平乡党委书记李保平的酒后吐槽,梅晓歌当即在下一次会议上宣布,以后,能不开的会就不开,能电话下达指示的就不让乡镇的人跑到县里,精工简政,提升效率,节约人力和物力。

梅晓歌还亲自调研,深入一线,与羊汤店父子交谈,询问开店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且与商户代表们一起探讨,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吐槽,有力改善了光明县的营商环境。

发现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梅晓歌也开始着手整治。

整治工业污染、河流污染,梅晓歌更是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和回旋的余地。

同时,梅书记也知道,民以食为天。

老百姓不能不吃饭。

他关停了那些有污染的厂子,必然会导致大批工人失业,丢了饭碗。

所以梅晓歌一方面整治环保,另一方面马不停蹄地帮助农民和失业工人另谋出路。

为发展现代化和规模化农业,梅晓歌主动上门,邀请犯了错误的前任县长蒋新民出山,帮助农民发展农业。

蒋新民是农业大学毕业的,他当官不行,但搞农业是他的老本行,是一把好手。

《县委大院》最后4集进度很快,许多剧情和人物交待得比较匆忙,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大结局中,不多的一些画面展示里,看出光明县的可喜变化。

光明县不仅重新拥有了绿水青山,而且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农业种植的集团化和机械化。

农民们都有了事情做,有了钱赚,就连懒汉刘喜,也开始当起了送菜员。

03 导演孔笙为什么选中胡歌饰演“梅晓歌”?

《县委大院》开播后,有一些观众说,胡歌的形象气质太干净、太文气了,就不像是个县委书记。

大家都知道孔笙导演选演员,眼光一向是很准的,也从来是只重演员与角色的适配度,而不去在意演员是否有名气。

我觉得,导演选中胡歌来饰演“梅晓歌”,可能恰恰是看中了胡歌身上的“文气”和“纯净”。

一个人在一个圈子里待久了,不可避免就会被这个圈子的气息所同化。

而体制内这个圈子,更是有其特殊性,在体制内当领导当久了,身上就会有一种独特气质,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官气”。

但梅晓歌身上没有。

剧中通过梅晓歌的上级、下级和曹立新等人之口,也多次提到过梅晓歌像个书生,不像是个“官”。

正所谓“相由心生”。

正是因为梅晓歌做事情一直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理性,心底无私,一心为民,所以,他的形象气质看上去才像个书生,而不像县级领导。

演员胡歌,基本把握住了“梅晓歌”这个人物的特质和精髓,为我们奉献了一个力行改革、不惧困难、谦逊克己、亲民爱民的县委书记形象。

而且剧情也没有一直停留在梅晓歌的工作上。

还描绘了梅晓歌的家庭。母亲的病,姐夫嫌弃他胆子小不帮忙揽业务,妻子和他长期分居两地导致没有孩子,等等。

让我们认识到,梅晓歌不仅仅是一县之书记,同时,他也是一个丈夫、儿子和弟弟。

这样,就让梅晓歌这个角色形象更加真实生动和丰满多面。

梅晓歌这样的县委书记,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县级干部的代表。是老百姓盼望和呼唤的好书记。

希望现实中,像“梅晓歌”这样文气、干净、不像书记的县委书记,能多一些,再多一些!

(文/第一滴露珠)

标签: 县委大院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精彩放送